小学语文:12种修辞手法详解

2023-01-18 04:0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12种修辞手法详解》,欢迎阅读!
修辞,详解,手法,语文,小学

小学语文12种修辞手法详解



文章中运用修辞方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我们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等。一、比 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2、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3、常见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4、典型例句(1)露似珍珠月似弓。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3)云彩像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二、拟 1、定义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2、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3、典型例句(1)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2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3)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三、排 1、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2、表达效果(1)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3、典型例句(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2)公园里的花五颜六色,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还有粉的。3)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四、夸 1、定义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一定要注意: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2、三个要素(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3、典型例句1)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2)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3)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4)教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五、借 1、定义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2、表达效果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3、典型例句(1)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2)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六、对 1、定义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2、表达效果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3典型例句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雾里看花,水中望月。4)踏遍万水千山,走遍海角天涯。5)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杯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七、设 1、定义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2、表达效果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3典型例句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3)幸福生活是如何得来的?是靠我们的双手创造的!八、反 1、定义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2、表达效果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3、典型例句(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2)难道这不是真理吗?3)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九、双重否定1、定义汉语有两种类型的否定句式:一是一般的双重否定式,这是连用两个否定性词语造成的(:不得不);二是特殊的双重否定句式;这是由一个否定性词语和一个反语语气连用造成的。2表达效果双重否定有表达肯定、强化语气等功能。3、典型例句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十、引用1、定义引用: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引用可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上引号,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号,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处。2、表达效果深化主题。3、典型例句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十一、反复1、定义反复就是通过一遍一遍地重复个别词语或句子,以达到强调的目的。2、表达效果反复的句子有节奏感,琅琅上口,能够起到加强语气的效果。3、典型例句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十二、顶针(顶真)1、定义用前面句子结尾的词语作下面句子的开头,邻接的句子首尾蝉联。也作顶针,又叫连珠。2表达效果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3、典型例句(1)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2我出了村就过了河,过了河就进了城。3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1、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拟人)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比喻)3、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比喻)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比喻)5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6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夸张)7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排比)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偶)9、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排比)10、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夸张)(反问)11、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夸张)1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1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夸张)1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设问)(比喻)15、这清闲的生活还有什么能够代替?(反问)16、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顶真)17、幸福生活是如何得来的?是靠我们的双手创造的!(设问)18、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顶真)19、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cd364d72f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