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五月初五叫端午节

2023-03-11 14:0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为什么五月初五叫端午节》,欢迎阅读!
初五,端午节,五月,为什么

为什么五月初五叫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为什么五月初五叫端午节,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五月初五为何叫做端午节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这本书成了现代人们查考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参考。这部著作,可以说是周处给后世中国人留下的一笔宝贵遗产。不过在中国百姓心中,更为人们所熟悉的还是他除三害的故事。图为周处处三害故事插图——周处斗蛟龙。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缘起和许多节俗活动均与夏令有关,且与夏至时间相邻,故称为夏节。晋代周处《风土记》就说过:“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义。还有一种说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为什么五月初五叫端午节啊?

你们知道这一天为什么叫做“端午节”吗?其实,端午的本意是端五,“端”意为“初始”,“午”和“五”在古汉语中同义通用,所以端午节表示的就是节日时间哦!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一般我们在吃粽子时,都要先解开粽叶。古时候的人们在吃粽子时,经常玩“比一比谁的粽叶长”的游戏。因此,端午节又称为“解粽节”。除了吃


粽子,民间还有很多传统习俗,比如赛龙舟、挂菖蒲等。人们也会以这些习俗来命名节日,比如龙舟节、菖蒲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民间的说法不一。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端午节是为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因此,它又被称为“屈原日”、“诗人节”。屈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被誉为“中华诗祖”、“中华诗魂”。2017531日,中华诗词学会通过了《关于倡议设立诗人节暨试办“中华诗人节”的意见》,申请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全国诗人节,以纪念屈原和历代杰出的诗人。

为什么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求解!

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cde636240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