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观色的成语解释

2023-02-19 05:0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察言观色的成语解释》,欢迎阅读!
察言观色,成语,解释

:察言观色

chá yán guān sè

:春秋.孔丘弟子《论语.颜渊》: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观察与揣度对方,也观察脸色。

:察:细看,详审;色:脸色。琢磨、行事要观察和辨别他人的言语、脸色来揣测对方的心思,以便相机行事。 :察颜观色、鉴貌辨色、见风使舵; :顽固不化、目中无人、拘泥不化;

颛孙师,字子张,是孔子的一名学生,子张有一回问孔子说道:读书的人怎样才可以做到通达呢?孔子问他说:通达在你看来是什么呢?子张毕恭毕敬地答道:一个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官场上都要有一定的名望,这样才能够算通情达理。孔子对他说道:你所指的是一个人的名声,通达是什么呢?通达的人品质首先应该是正直的,要会懂得察言观色,知道以礼相待,碰到事情实事求是讲道理,这样的人无论当官还是当家都能够做到事事通达。如果单单从名声来说表面上讲仁义,实际上却背道而驰,这样的人无论是做官还是在家里都会骗取到名声。在孔子跟子张侃侃而谈的对话中提出了察言观色的重要性。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王夫人正才说他,因见宝钗来了,就掩住口不说了。宝钗见此景况,察言观色,早知觉了七八分。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腾胤传》所在见称裴松之注引《吴书》:每听辞讼,断罪法,察言观色,务尽情理。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自成对这些他所不知道的和随口胡答的问题,也不继续追问,只暗中察颜观色,心中有数。

他从早到晚都在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地猜测有什么样的伤害会从天而降落到自己的身上。

从古到今精明的商人都是察言观色的好手,他们从你的表情来判断你心里的想法从而随机应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ce7f95abd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