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闲阶级论》

2022-05-01 14:2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闲阶级论》》,欢迎阅读!
阶级

读《有闲阶级论》有感

经济管理学 会计专业 古一彤 2011103231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有闲阶

级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所著。

就我之前的对经济学的浅薄的了解和这两年来对于西经济学的学习,很多经济学家都是按照一个大的经济学设和前提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是用“经济”来分析“经济”诚然,用这种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建模分析是很科学的,但是很多时候,建立的科学假设和大的前提会使经济学研究走入一定的误区,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制度经济学才走上舞台。这本《有闲阶级论》就是关于制度经济学的巨著。解读一切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大厦尽管乍看上去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甚至令许多人深感不得其门而入,但深奥的经济问题大多基于几个基础性的学说,诸如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分工和凯恩斯的流动性理论等等。《有闲阶级论》就是凡勃伦用自己独到的观点和多年的研究,来解释人类制度和经济学现象之间的奥妙关系。

本书作者通过研究制度的起源,观察社会上的经济现象,尤其是上册阶层的有闲特权和消费特征,来探讨制度和经济现象的关系。书中对社会现象,消费行为,人类心理的剖析入木三分,阐明了习惯,文化和制度如何塑造人类行为,最


终影响经济。最终从有闲阶级的角度出发,告诉我们什么是经济人,什么是经济人的本质,社会为什么会产生有闲阶级,有闲本身的经济意义究竟是什么?

书中首先大概叙述了阶级的产生。告诉我们阶级的产生是任恩生活习惯演变的结果,是战争带来的附加产物,私有财产导致了只能分化和阶层,于是有闲阶级出现了。尔后,坐着分析了有闲阶级和财产所有权是同时出现的。并且深刻分析了炫耀性消费的心理。这对研究现如今中国社会奢侈品消费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接着,坐着又从上流社会分析了他们究竟是怎样的有闲,从礼仪,教育,脑力劳动等等,分析了上层社会引以为傲的生活。就如同一句老话,培养一个绅士,需要一代人。

然后,作者从有闲阶级进一步的发展来讲,衍生除了代理有闲和代理消费,就如用我们现在雇佣的保姆,或者尤其是上流社会明显带有奢侈标签的“管家”。以此为引子,作者阐明,为了使消费财务的数量和等级达到习惯的礼仪标准,有闲阶级总是争取提高消费水准,并在消费商超过物质生活所必须的程度。这也明显的可以解释我国目前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阶段。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从服装,手工制品,古风的保留,尚武精神等等说明了上流的有闲阶级的生活标签,服装具有明显的古风和繁复的花纹,就如同我们现代人追求手工制作的限量奢侈品一样。如果没有符合标准的服饰特


征,很多场合是拒绝参与的。现代人的服饰特点明显保留了有闲阶级的特征,诸如两扣西装,只扣第一只扣子,单扣西装不扣扣子,领结在第几个扣子上,这都是有要求的。但是很明显,如此具体的纠结服饰上的标签作用会阻碍劳动和工作——事实上,这就是有闲阶级的重要标签,不用劳动。 而这些“不用劳动”,自然是相对的,这就衍生出作者要表达的下一个意思,即就是尚武精神的保留,变为现代人的尚武精神,可以理解成民主制度下的“新阶级”的出现和收入的两极分化,很明显,目前大量的消费末端和财政压力末端都是底层的人民,这就是上流社会的“尚武”

而我们家长所要求的好好学习,事实上也充斥着这样的想法,就是好好学习挣大钱获得高层的社会地位,这与有闲阶级论所阐明的观点不谋而合。

凯恩斯曾经说过,如果人类日常活动在不知不觉间收到已经济学家的影响,凡勃伦肯定是其中之一。这位制度经济学派的开山鼻祖就是最传统经济学原理最尖锐最诙谐的批判者,他直接影响了美国制度经济学的种种流派。可以说,如果没有凡勃伦,很难说当代的经济学能与过去的经济学何不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028c5faf45b307e87197e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