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2022-12-25 16:0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庭教育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重要性,对于,成长,儿童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孩子习惯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父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决定性的影响。那么家庭当中怎样教育孩子呢?这是每一位家长一直在关心、探讨和学习的话题。

本人有两个孩子,儿子11岁,上小学五年级,聪明内向,成绩不算好也不算差;女儿4岁,上小班,聪明可爱,有点淘气爱撒娇。本文就亲身经历作一些儿童教育方面粗浅的探讨,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大了说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往小了说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健全。家庭中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家庭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奠基作用,家长的言行对小学生的发展起表率作用,和谐的家庭文化对小学生的心理具有熏陶作用。

“子不教,父之过。”古人对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性早就有深刻认识。许多家长以工作忙、没时间、文化低教不了为理由推诿教育孩子责任,有依赖学校教育孩子的心理。教书育人,教书是学校教育完成的,育人主要还是靠家庭教育只有二者结合起来,互补才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家长要和孩子做朋友

家长与孩子首先要做朋友,其次再做父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忽视家庭教育或者想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替代家庭教育 从而达到培育优秀儿女的目的,那是天真的幻想。家庭是孩子生活的基本场所,在这接受了最初的和最长时期的教育与影响。家庭教育是其他类型的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特别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可以对学校教育效果较弱的方面,如对子女的品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等等进行弥补,所以平等的面对孩子,显得相当重要。因为只有当父母做到平视孩子,才能真正做到像面对朋友一样去沟通相处。遇到问题,家长不要急于发表意见和看法或是主动代劳,要让孩子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完成,支持与鼓励孩子,多表扬少批评。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并尽量满足孩子正常的合理的需求。儿童期不存在是非观念,有时候在大人看来是错误的,但对孩子来说却是津津有味的,只要不是原则问题,作为父母尽可能去满足,不去干涉与纠正,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与空间。与孩子交流态度要诚恳,语气要亲切,要有耐心和爱心,不厌其烦的让孩子真切感受到你爱他,真心诚意的帮助他,和他交朋友。

有好多家长,孩子不好好学习或做错事时,就对孩子诉苦抱怨,这种做法是不正确,是完全错误的。有些家长因孩子学习不好,教育孩子说,我辛辛苦苦的努力工作,省吃俭用就是为了你,可你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我吗?我是那么爱你,总是把好吃的留给你,给你买漂亮的衣服,我却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衣服!你这样做,你有良心吗?诚然,你这样对孩子说了,你心里是舒服了。可你知道不,你给孩子幼小单纯的心灵增加了多么沉重的负担!

平等的对待孩子,把孩子当朋友非常的重要。 二、家长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一出生,就和我们形影不离的生活在一起,孩子模仿能力特别强,时刻观察着父母的一言一行,并无意识的以


此为榜样。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一个日夜打麻将的家长,他不停地叫孩子学习、学习,孩子能学习吗?父母都在看书、看报,孩子也会跟着看书的。

就在今天早上,在幼儿园对面的天天面馆,我看到一个爷爷带着孙子吃面条,刚进门我就注意到了他们。孩子目测应该是中班的年龄,孙子一脸的不高兴跟着爷爷进来了,爷爷不停的问孙子吃什么面,孙子一言不发,默默低着头。爷爷自顾跟老板要了一晚汤面,端到孙子面前,孙子可谓是大发雷霆,眼神犀利像是面对敌人一样质问:“谁让你给我汤面的?”看到这里,我就皱眉头了。然而,更离谱的还在后面,接着就是爷爷想方设法的哄孙子吃面,孙子始终是倔脾气不配合,爷爷这期间还在跟孙子商量是不是换包子吃还是其他,孙子始终就是不搭理,甚至用那稚嫩的小手拍打爷爷,表情充满了愤怒。最后,爷爷想带走孙子,孙子赖在空调边上一动不动,拖也拖不走,问什么都不搭理。这时候爷爷非常的无奈,因为上学时间快到了啊,就打电话给孩子妈妈……我当时就在想,不论什么原因,孩子这种不可商量、自私、倔强的脾气绝不是一天养成的,跟父母平时的说教、溺爱、或是隔代抚养一定是分不开的。“言传”多于“身教”, 教育不仅仅是通过“言传”来完成,还要通过“身教”在受教育者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是教育的示范功能。多数家长手中的“尺子”只对人不对己,是用来约束和衡量子女的,在自己身上没有作用。因为在社会上跌爬滚打,不少家长已养成了这样那样的陋习。因为知道自己的不足与错误,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就会明确的规定不许如何如何,子女们开始自然是遵照执行,但不久就发现父母却在犯着类似的错误(比如:闯红灯、粗暴的对待他人、说脏话谎话、赌博、酗酒、打架斗殴等),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其子女会“斗胆地去实践”一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极易模仿的对象,是孩子评判是非的活标本。父母言行不一致的作法不仅有损自身形象,往往还会事与愿违的推动孩子向错误的边缘迈进。

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让我们来看两个例子:一个周末,一位年轻的母亲从幼儿园接孩子时,发现孩子的脸上有轻微的伤痕,问:“是小朋友抓的?”孩子点点头,母亲火了:“为什么不抓他?星期一去了狠狠地抓他。” 一位小学生做错事,遭到同学的嘲笑,其父听说后,气冲冲地赶到学校:“打他,打伤了我出医药费!”真是可悲啊!在这种近乎病态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吗?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吗?这两位家长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他们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样的家庭教育是绝对不行的!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

孩子在潜移默化当中有样学样,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三、对待孩子,家长必须说到做到

家长承诺孩子的一定要做到,如果做不到,就会伤孩子的心,当然,你在孩子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也会因此而受损,孩子会认为你说一套做一套,如此几次,孩子就会不再相信你,更为可怕的是,他会以你为榜样去对待同学或朋友。你能做到,就承诺,做不到就不要承诺。

四、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解除他们的疑虑,适时的加以引导。对于工作繁忙的父母也要应尽量做到,哪怕睡前拿出几分钟的时间也可以。如,问问孩子在校一天的学习情况,跟小朋友相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2b0f8ef3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