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受到好处还嫌弃的歇后语

2022-12-24 02:34: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不能受到好处还嫌弃的歇后语》,欢迎阅读!
歇后语,嫌弃,好处,受到,不能

人不能受到好处还嫌弃的歇后语

1、穿连裆裤(惯)比喻串通、勾结,相互包庇。

2、鸡蛋磕在石头上碰不碎也叫它腥一大片(歇)磕:碰在硬东西上。比喻以弱对硬,即使失败了,也要叫对方受些损失。

3、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歇)磨盘:磨的底盘。道:本指磨的底盘里条形的沟槽,转指道路。形容可走的道路很多。

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谚)天:旧指天意,亦指机遇。谋划事情,在于人的主观努力,而事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天意或机遇。指一件事情的能否成功,人事与机遇各占一半。也作谋事虽在人,成事还在天。谋事在人成在天。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此语是指忧患使人勤奋、警觉,因而得生;安乐使人怠惰,因而致死。常用来激励人们奋发图强,于民于国同理。此典出自《孟子·告子下》“人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战国时期的孟子经常到各国游说,用事实劝谏那些国君:传说中的虞舜曾当过农民。春秋时的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人,有的被囚禁,有的隐居海滨,有的靠放牛度日。经过这些磨炼,他们后来都担当了重要职务并成为很有成就的人。孟子指出:一个国家,如果经常处在安乐之中,在外没有敌人来犯的忧虑,国法又不严,那么这个国家往往很快就会灭亡。中国的历史反复证明了孟子的论断是正确的。

6、桦树皮一一扒一层,又一层


7、我捞干净了面条,想把半碗汤倒掉。妈妈说:“吃稠不喝汤,瘦成老干帮。”我赶忙把汤喝了。(河南沁阳)

8、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谚)要想改变贫穷现状,发财致富,务农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经商。指迅速致富的途径是经商。

9、背靠背睡觉体贴人

10笨人有笨福(惯)笨的人自有他的福气。多指意外得来好处。 11、成立之难如登天,覆败之易如燎毛释义:成家业很不容易,败家业容易得很。例句:所以古人留下两句话:“成立之难如登天,覆败之易如燎毛。”言者痛心,闻者自应刻骨。

12、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指职业上的竞争。徒弟年轻,一旦有了本领,师父就可能失业。类似的:三步留一步,免得徒弟打师傅。海外梁厚甫《海客随笔“何以古人有私心,因为在封建时代,有教晓徒弟,饿死师父的说法,以书鸣世者,往往不想把秘诀教人。

13、鸭脖颈上挂铜铃呱呱叫;响当当

14、解铃须用系铃人(谚)要解下老虎项下的铃铛,还得请那位系上铃铛的人才行。比喻问题是由谁引起,还得让谁去解决。也作“解铃仍着系铃人”

15、拉黑牛(惯)指卖主让同伙装成顾客,假装购买其货物,诱骗顾客上当。

16、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要想成为有用的人,就得刻苦,图自在是不行的。清代《红楼梦》“如果懈怠,我是断乎不依的。自古道: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好生记着我的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2e810a64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