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2022-04-08 02:18: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赏析-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阅读!
孟浩然,赏析,唐诗,习题,下有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秋宵月下有怀》这是唐代孟浩然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凝视那一轮明

月时的感怀,触景生情,流露出诗人心中的闲愁。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秋宵月下有怀的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唐代: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1)如何理解“光彩露沾湿”的含意?请简要说明。 (2)颈联写景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月光映上露珠,露珠晶莹剔透,好像月光被露水打湿了一样。(或“露水受到明月照耀,

显得晶莹剔透”)

(2)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庭槐寒影疏”从视觉角度写庭院里槐树的影子疏疏落落,是写静

景;“邻杵夜声急”从听觉的角度写急促的杵声,以动衬静。



第一,二句“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极为平淡的文笔勾勒出一幅孤清明月图,此时

的明月很是寂静,甘心悬于秋空,也不霸道,只是将光彩照到晶莹的露水上,这不是一种炫


耀,而是一种淡如水的关怀,就如诗人与明月有着一层微妙的关系。

第三,四句“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飞”,这是极好的动态描写,惶诚惶恐的鹊仍没有找

到自己的住处,而飞萤早巳随灯光飞人寻找它的寄托。这是对比的描写,在此写法之下,真切地感受到惊鹊的彷徨与恐惧,诗人正也如它,在众人欢聚的夜晚却不知何去何从,又得流连徘徊。

而第五,六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更是加深了这一孤清的意境,在庭院中稀疏的

树影中,在邻家急急的夜杵声中,他更显得形单影只,骨子深处的孤独更是无处逃逸,全部涌上心头,强烈而含蓄。

于是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发出了第七句的“佳期旷何许”的感叹,以后便是最后一句的“望

望空伫立”。冷清凄凉的庭院里,唯有他一人久久伫立、沉默,不愿离去。描绘了一幅凄凉幽冷的环境下,一人孤单只影远望的画面。

通读整篇,发现并无任何用词新奇之处,但妙就妙在这意境的成功营造。诗人以流水般

流畅的文笔,以“明月”“惊鹊”“寒影”等一组意象画出了一幅别样的孤清月夜图。徜徉其中,清楚地看见他的思痕,触摸到他跳跃的文思,听到他的叹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47faa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