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旗渠精神的调查研究

2023-02-19 04:3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红旗渠精神的调查研究》,欢迎阅读!
红旗渠,调查研究,精神,关于







红旗渠精神



摘要20世纪60年代,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质极端匮乏的条件下,河南林州(原林县)人民凭着重新安排山河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牺牲精神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战十个春秋建成了生命之渠红旗渠,渠线纵横1500多公里,被誉人工天河

199661日,江泽民总书记对红旗渠进行视察后语重心长地说:林县人民了不起,红旗渠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典范,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可以浇灌几十万亩田园的水利工程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宝贵的红旗渠的精神。这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并亲笔题词: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的红旗渠人仍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的精神,建立了红旗渠影视网,继续宣传红旗渠文化,希望能将这个文化发扬光大;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仍旧在当代红旗渠人心中广为流传,并且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1]

关键词: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概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新红旗渠精神概括: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





调查目的

了解红旗渠精神

调查对象

安阳工学院、安阳师院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

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来分析并总结大学生对红旗渠精神的了解,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发现现在的很多大学生对红旗渠精神都有一定的了解,也有很多学生对红旗渠精神有深刻的了解,在这些对红旗渠精神了解的同学中,红旗渠精神都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简介

红旗渠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居民用水问题,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 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由分水苑风景区乘车上行30公里,可到达青年洞风景区 此处就是三省交界处,鸣一声闻三省之说的牛岭山村。这里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 峙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各种文物点缀其中,天下一绝一线天有胜黄山,峨嵋之誉;情景交融阳凤垴可环视四周,触景生 情,情趣满怀;胆颤心惊铁索桥,可凌空倚云,飘若天仙;攀崖悬壁凌空栈道,可体现艰苦创业的雄心壮志;轻松潇洒滑行道可与上山的艰难形成极大 的反差。到此一游,既可观赏太行之美景,又可通过红旗渠等艰苦创业的实物使人们进一步领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的真谛,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真实写照,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二.概述

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名称,(英文名Red Flag Canal)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县,林县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林县人民从19602月开始修建红旗渠(原称引漳入林工程),竣工于19697月。据计算,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绕行北京,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林县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从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

引漳入林是林县人民多年的愿望。经过晋两省协商同意,后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在省、地各级领导和山西省平顺县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在各级水利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 帮助下,县委、县人委组织数万民工,发扬林州人民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精神,19602月开始动工,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45日总干 渠通水;1966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

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最大流量23立方米每秒,全部开凿在峰峦迭嶂的太行山腰,工程艰险。

三.总结与概括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国家处于经济暂时困难的条件下,“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经过十年艰苦奋斗,战胜种种困难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红旗渠的兴建是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做到的生存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4ba62375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