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怀远诗

2022-04-09 22:12: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乡怀远诗》,欢迎阅读!
怀远,思乡

思乡怀远诗12012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注】[]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 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望帝啼鹃”典故三层意思: 1.杜宇将自己的君位禅让给了从楚地逃亡而来、治水有功的鳖灵,自己隐居。 2.杜宇在隐居死后灵魂不灭,化作杜鹃,为何哀声啼叫说法很多,有一种说法是鳖灵继位后骄奢淫逸、贪婪无比,杜宇悔恨死而化鸟,日日悲啼。总之该典故是人们用以表达表达哀怨、愁思、思乡之情的。 3.杜鹃每逢农历三月始悲啼,以叫声催促蜀人趁农时播种。 听了子规的哀啼后,颔联描写了两种人有反应:一者为贪夫,一者为远客。远客听到后哀怨、愁思不已,这是对应杜宇传说中的第二点。 “贪夫”一词在各历史文献和字典中都解释为“贪婪的人”。 《汉书》“闻 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宋文莹 《玉壶清话》 “功名者,贪夫之钓饵”,刘基《饮泉亭记》“见贪夫,疾之如讎”,清朝查慎行《眉公旧韵》“未应泽畔少清流,却与贪夫供匕箸”)客居他乡之人和贪婪的人听到以后是什么感受,一个是“倦”、一个是“低首”。“ 低首”词典上有“恭順貌”“羞愧貌”“折服貌”“佩服”几个义项。但是贪夫是“空”羞愧,是“倦听”(厌于听闻)这两句大致表意就是:(听闻子规的悲啼)贪夫听出了羞愧听出了厌倦了,远客听出了悲伤,听出了共鸣。这对应杜宇传说第一点。 尾联“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正好照应颔联了。子规不住啼叫“归去”,叫声不断催促人们,有催远客回家,更有催“贪夫”归家会楚地之意,但远客想归去却不能够,“贪夫”固然不肯离去。只有乡郊的人们被你催促着去忙农事了,而这正是扣杜宇传说中的第三点。22005高考全国卷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简析唐代,冬至是个重要的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然而,诗人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抱膝灯前影伴身”正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 白诗语言风格,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了解得比较多。高中语文第五册(人教版,200112月第2版,下同)第149页比较杜甫和白居易诗歌风格异同中有“白诗明快浅显,立意巧妙”的内容;高中语文第五册第152页《唐诗简介》中有“在艺术表现上,白居易主张要写得通俗易懂”的话。32013徐州宿迁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木兰花韦庄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1)词中一、二两句有何作用?(3分)2)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3)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两句,俞陛云在《五代词选释》中称之为情至之语,请作具体分析。4分)关河令 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1)从上、下两阙的首


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解析: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1分,能简要说明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解析:答出心情的,2分;能简析表现的,3分。赏析: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作者意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词一开篇就推出了一个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这其实很象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难得有片刻的晴朗。这样的环境中,孤独的旅客,默立客舍庭中,承受着一庭凄冷的浸润,思念着亲朋。忽然,一声长鸣隐约地从云际传来,似乎是鸿雁声声;然而,四望苍穹,暮云璧合,并无大雁的踪影。过片“更深人去寂静”把上下片很自然的衔接起来,而且将词境更推进了一步。“人去”二字突兀而出,正写出身旅途的旅伴聚散无常,也就愈能衬托出远离亲人的凄苦。同时“人去”二字也呼应了下文孤灯、酒醒。临时的聚会酒阑人散了,只有一盏孤灯摇曳的微光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粉壁上。此时此刻,多么希望自己尚在酣醉之中呵。可悲的是,偏偏酒已都醒,清醒的人是最难熬过漫漫长夜的,旅思乡愁一并袭来,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首词全无作者贯有的艳丽之彩,所有的只是一抹凄冷之色。这首词本名《清商怨》,源于古乐府,曲调哀婉。欧阳修曾以此曲填写思乡之作,首句是“关河愁思望处满”。周邦彦遂取“关河”二字,命名为《关河令》,隐寓着羁旅思家之意。自此,调名、乐曲跟曲词切合一致了。这首词不仅切合音律,而且精于铸词造句。“秋阴时晴”,一个“时”字表明了天阴了很久,暂晴难得而可贵。“伫听寒声”两句写得特别含蓄生动。寒声者,秋声也。深秋之时,万物在萧瑟寒风中发出的呻吟都可以叫做寒声。此词中孤旅伫立空庭、凝神静听的寒声,原来是云外旅雁的悲鸣。鸣声由隐约到明晰,待到飞临头顶,分辨出是长空雁叫,勾引起无限归思时,雁影却被浓密的阴云遮去了。连南飞的雁都因浓云的阻隔而不能一面,那是何等凄苦的情景。整首词中几乎无一字一句不是经过刻意的琢磨。可以说通篇虽皆平常字眼,但其中蕴含的深挚情思却有千钧之力。这也是周邦彦词的一大妙处。此词自然浑成主要表现在语言平易无雕琢,而意象鲜明,人与物、情与境,浑然融为一气。故戈载评曰:“其意淡远,其气浑厚。”(《宋七家词选序》2011重庆卷)1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渡江[] 弼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答案: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解析:首联起总括作用,从其它三联中归纳出与愁的表现有关的关键词语,进行总结即可。2 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分)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解析: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本诗也是如此,用沙鸥的到处飞翔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诗歌翻译:在这扬子江头我已经是


几度经过渡口了,江中的风波还像以前一样作为客人的我却又添了新愁。在船上,看到向西飞去的白日比我还要忙碌,向南走去的青山冷冷得讥笑我这个失意的人。独自睡去,却又为思念家乡的梦惊醒,破旧的衣服上还沾有京师的尘土。朋友都像星星一样零星的散落在各地,面对着江上飞来飞去的沙鸥吟诗,联想到自己孤单漂泊的情形,心中立刻产生了怆然之情。2012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思远人 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答:8【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方法点拨】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答:9【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方法点拨】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解析: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赏析: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2014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训练(二)——思乡怀远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5b7360a0116c175e0e48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