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听课随笔3篇

2023-04-16 23:3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亡羊补牢》听课随笔3篇》,欢迎阅读!
亡羊补牢,听课,随笔

《亡羊补牢》听课随笔3

《亡羊补牢》听课随笔1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篇好文章,文章的题目是《亡羊补牢》。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从前有一个人,他的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叼走了一只羊。第二天,有人劝他补好羊圈,可是他一再强调:我的羊已经被吃了一只,不会再有事了。第三天,他发现又死了一只羊。于是,他把窟窿修好了,从此,他没再丢过羊。

我也亡羊补牢过。在期中考试前,我写完作业就玩,从不做课外卷子,上课还不认真听讲。结果,期中考试没考好。妈妈告诫我要认真地学习,我说:期中考试结束了,我再努力也考不回高分。妈妈听了十分生气,说:期中考完了还有期末呀,还有小升初啊!人生还有许多考试啊!妈妈的话给我敲了警钟,是啊,失败了应该想怎样去补救,怎么能继续犯错误呢?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开始积极主动学习,期末考试取得了全学年第三的好成绩。

这篇文章再次告诉我了这个道理,做错了事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亡羊补牢》听课随笔2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故事性较强,课文内容较简单,对学生来说在把握内容上不会有什么困难。关键是要通过读懂寓言的内容来理解寓言中所含着的意思。

教学这则寓言时,我采取的教学思路是:

一、激趣导入。在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回忆学过那些寓言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然后教师小结:寓言即通过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物的方法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接着揭示课题,亡羊补牢。在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我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筛选,并板书有价值的问题。如,“亡”“牢”什么意思?“亡羊补牢”什么意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寓言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查和联系上下


文理解词语。(3)边读书边看图,思考,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认读,在此要强调多音字,轻声。(2)指导书写“隆”“叼”。(3)汇报读懂的问题。学生通过自学知道了“亡”“牢” “亡羊补牢”的意思,等问题。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精读课文,体会寓意。抓住“养羊人街坊是如何劝他的?他是如何反应的?”“第二次丢羊时,他又有什么反应,以及如何想的,如何做的?”这几个问题展开,进行朗读,感悟,老师进行恰当的板书。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五、联系实际,谈体会。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感受。

这是我在校内的一节公开课,这节课不是很成功,原因在于,对生字词语的掌握上,我过于详细,在进入课文时,没有找到突破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致使一些同学,对本课所蕴含的寓意,没有体会清楚,本课重难点没有得到突破,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吸取教训,多积累经验,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亡羊补牢》听课随笔3

《亡羊补牢》虽然只是一个小寓言,但读了以后。我却明白了什么东西都不能忽视。 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以前,有一个放羊的人,他家的羊圈坏了,狼从哪里钻进去,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他快点把羊圈修好,主人却不以为然。第二天,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主人很后悔,赶紧把羊圈修好了。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失过。

读了这则寓言,我想到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在生活中,我们犯了错误,不能不以为然,要及时改正。有的错误我们以为是不用改的,认为对我们没什么影响。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如果这些小错误出现在大问题上,那么,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在森林里丢下一个没有熄灭的小小的烟头,森林就会发生了火灾,会使国家遭受巨大的损失。学习上也是一样,在做练习的时候,如果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这就可能导致错误的发生。

我也有过这样的教训。一次,在做练习的时候,老师把结果写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602af1a6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