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22-06-05 15:22: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欢迎阅读!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生态



满足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中心,要求人类在尽 量减少资源消耗的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促逬 可再生资源的增长,使系统内部在相互协调的情况下,物质能量的转化率 达到最佳效果,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要求人们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 利用少排放,以减少自然的负荷,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成 为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2、环境功能和环境冋题

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幵发利用的对象。其主要功能有: 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2消纳和同化 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 成为废物;

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 会经济持续发展。

面对诸多的环境冋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

环境冋题的实质就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间的矛盾。例如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地震、火山活动、滑坡、台风. 干旱以及因过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盖率锐减,不合理开发利用,水污染等。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杲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 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 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 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 生产和文明消费。虽然未来人对幸福的理解也许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但作 为人,他们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健康而稳定的生 态系统)必须首






先得到满足。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时,

我们必须要用代际主义的原则来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我们不仅要 后人留下一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成熟的经济发展模式,还要给他们留下 一个稳定而健康的生态环境。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 , 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 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 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 以思考。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 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 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合、经 .人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 全面发展。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 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 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 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 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 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综上所述,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 调发展 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好环境。

【总结】人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以不改变自然界的基本秩序为限

度,尊重自然的存在事实,保持自然规律的稳定性,在开发自






然的同时向自然提供相应的补偿。当然,如此确

定权利和义务的范围,杲以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存在着和谐为前提的,可持 发展针对的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遭受严重破坏的现实。在这个 事实中,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必须相应调整。在达到新的和谐之 前,人对自然的幵发方式,开发深度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人在改变自然 资源的物质形态的同时,应当更多地向自然提供补偿,以恢复其正常状态, 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⑵李春华•环境科学

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3]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2003:2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61e53c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