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气候

2022-04-03 10:1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贵州气候》,欢迎阅读!
贵州,气候

贵州气候

(贵州气候资源概况)贵州位于我国亚热带西部,云贵高原斜坡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半部在全年湿润的东南季风区内。西半部处于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的东南季风向干湿明显的西南季风区的过渡地带。由于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离海洋较近。境内中部隆起,向东、南、北三个方向逐渐降低,横恒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加以山脉纵横,河流交错蜿蜒,致使地形地势甚为复杂,从而形成了气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虽然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但在山地、河谷的气候垂直变化却特别明显。冬半年由于北有秦巴山阻挡,南下冷空气多半绕道两湖盆地由偏北方向入侵,常在中部和西部形成静止锋,西部威宁、盘县一带经常处于锋前位置,故冬季多晴朗天气,省之中部、东部正好处于锋后,故冬季多连阴雨天气。夏半年由于副热带高压控制,往往在东部连晴干旱,而西部却暴雨频繁,在副热带高压北跳的同时,雨带也随之北移,此时省内旱涝交替发生。

贵州的气候资源丰富,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暖风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多云寡照、湿度较大、降雨日数多、季风气候明显、无霜期长、垂直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从光能资源来看,省内大部分地区的云量均在8成左右,日照百分率在百分之2535之间,日照时数12001600小时,使年太阳总辐射只有33493767焦耳/平方米,在全国属光能低值区。但在49月集中了全年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日照和太阳辐射。所以基本上能满足作物对光能的需求。从热量资源来看,除西北高寒地区较差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味在14.0~18.0摄氏度,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在4.010.0摄氏度,热的7月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以上,大于等于10摄氏度,积温40006000摄氏度,持续日数长达220300天。从水分资源来看,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49月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基本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

由于季风的不稳定(进退的迟早,强弱),使贵州的气候复杂,天气多变,以至两旱(旱、夏旱)、两寒(倒春寒、秋风)、冰雹等气象灾害频繁,对省的农业生产危害很大。

[贵州气候资源的分布]1、光能资源太阳总辐射 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年总辐射在33493767兆焦耳/平方米,东北部的道真、务川及贵定、锦屏等地不足3349兆焦耳/平方米,与四川盆地同为我国太阳总辐射最少的地区,只及全国年太阳总辐射最丰富的西藏、柴达木盆地的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省内只是在西部和西南部边缘地区的少数县份可达41864605焦耳/平方米,这仅仅与长江中下游和两广地区大致相等,与同纬度的邻近地区相比,主要少在冬半年。

年日照时数:省内年日照时数为11001400小时。西部最多,达到1800小时,东北部最少,只有1050小时,有西南向东北减少。贵州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还不到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的一半,也比同纬度的省份少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年日照百分率,全省大部分地区在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五,西部,西南部可达到百分之三十五到四十,其中威宁最高为百分之四十一,大娄山以北只有百分之二十四。

日照的年变化 冬季除威宁、盘县高达318.3434.9小时外,中部、南部及东南部只有150300小时,在北部的遵义、正安、道真一带日照特少,仅100110小时,这一代日照百分率只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一。春季的日照西部多,东部少。西部威宁503.2小时,至中部减少至300小时,到东部不足250小时。相应的日照百分率也由西部的百分之五十想东部减少至百分之二十五以下。夏季全省日照数为450550小时,地区差异不大,绝大部分地区的日照百分率都在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四十五。秋季日照时数基本上呈纬向分布,南多北少,350小时减少到250小时,日照百分率也相应由百分之三十减少到百分之二十以下。

2.热量资源

贵州年平均气温受海拔、地形影响甚于离海远近和地理纬度的影响。随着海拔自西向东、北、南三个方向降低而升高,全省为1218摄氏度,纬向分布不甚明显,大部分地区在


1416摄氏度之间,有两个高温区,年平均气温均在18摄氏度以上,一个在北部赤水河下游,另一个在南部红水河、漳江及都柳江下游。其中南部温度最高,罗甸达19.6摄氏度,居全省之冠。西北部的威宁、大方、水城一带因地势较高,年平均气温不足12摄氏度,以威宁的10.4摄氏度最低。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贵州的热量资源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影响很大,温度垂直变化明显,在一个地区、县、乡温度的差异很大,“立体气候”明显。这对发展多种经营和特色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水份资源

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 贵州的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1001300毫米,不仅是国内降水量比较丰富的地区,而且也是年变率较小,变化稳定的地区。

贵州的年降水量分布,总的来说是南多北少,山脉的迎风面多,背风面少。在省的中部苗岭东西两端的迎风坡,是两个多雨区。西区包括黔西南州大部、六盘水市东部、安顺地区西部、年降水量达13001500毫米,中心在晴隆,多达1538.3毫米,为全省之冠。东区范围稍小,包括黔南州东部、黔东南州西部,年降水量达12501350毫米,中心在丹寨,雨量达1451.9毫米。此外在武陵山东南迎风坡的铜仁、江口、松桃是次多雨区,年降水量只8501050毫米。大娄山北坡的道真、正安及乌蒙山西坡赫章、威宁等地是省内的少雨区,年降水量只有8501050毫米,其中以赫章的854.2毫米,居全省最少,各地年降水量中夜雨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安顺、六枝一带高达百分之七十。

三、气候带划分

贵州气候带的划分可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热带四个类型。南亚热带主要分布在贵州南部的罗甸、望谟及北部的赤水等低热河谷。大于等于10摄氏度积温大6000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0摄氏度,年极端最低气温大于零下五摄氏度。中亚热带主要分布于大于等于10摄氏度积温3500-4500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气温2-4摄氏度: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二十到零下十摄氏度,暖温带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高海拔地区及梵净山、雷公山等山区。于是等于10摄氏度积温小于3500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气温小雨2摄氏度:年极端最低气温小于零下20摄氏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675a60a98271fe910ef97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