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表现手法读书笔记_作文700字_读书笔记_

2023-01-12 06:3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表现手法读书笔记_作文700字_读书笔记_》,欢迎阅读!
笔记,读书,手法,作文,语文

初中语文表现手法读书笔记

表现手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表现手法,希望您喜欢!

常见的写作及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夸张、拟人、讽刺、象征、托物言志、对比、以小见大、衬托(正衬、反衬)、烘托、设置悬念、借物喻理、借景抒情(景交融)、直接(间接)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运用典故、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 :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情景交融,自然地流露出作者情感,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然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印象深刻,使行文有波澜。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

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


作用: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议论文:强化××论点。

: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内涵丰富,意境优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a9d95d7f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