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读《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有感

2022-05-16 08:23: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时势造英雄——读《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有感》,欢迎阅读!
时势造英雄,忆旧,画报,良友,有感

潘登:时势造英雄

——读《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有感 潘登

马国亮本人在《良友忆旧》的最后一章写道:为一个刊物写一个长长的回忆录,似乎还没有先例。

对我来说,单凭一部回忆录,甚至还从来没有阅读过这部刊物,就对它怀有了亲密无间的眷恋感,似乎也是没有先例的。我实在很喜欢马国亮的叙事风格,娓娓道来,以淡淡的笔触神情为现代读者讲述《良友》的故事,如果我生活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定也会追捧这样一支文笔所编辑的刊物。讲故事的人有本事,故事也确实是好故事,《良友》画报是一本了不起的刊物,正如马国亮在回忆录开篇,以骄傲的口吻所写道的:

一九三六年十一月,美国的《生活》杂志创刊。他们吹嘘说,“一九三六年以前„„从来没有过一本大型的、以图片为主的、大众化而又便宜的刊物。《生活》的出版人若不是坐井观天,便是缺乏调查研究。事实上,早在他们自以为是大型综合性画报的始创者的前十年,即一九二六年,在太平洋的彼岸,已经有一本这样性质的大型画报出现。这个画报诞生在中国上海,其名为《良友》 追溯《良友》画报的历史,时代的痕迹历历在目,“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这一标题贴切极了。高中历史课上,老师在讲拿破仑时提到过这样一种观点:拿破仑之所以成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个人才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根本原因却是“时势造英雄”,当时的法国时局动荡不堪,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站出来建立统治秩序,是时代选中了拿破仑。《良友》的发展也可以看做“时势造英雄”的诠释。

1926年,伍联德在上海创办了《良友》画报,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军事政治、内外时政、经济建设、社会生活、艺术文化、科学知识、电影体育、妇女儿童无不兼备,当时的中国甚至世界都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刊物,伍联德尽得风气之先。这样一本新鲜的刊物刚出世,就赢得了众多读者,其中包括许多分量甚重的各界名人,读者的分布也令人叹为观止,遍布世界各地,简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良友》,一语双关的广告语“良友遍天下”所言非虚。 伍联德是一位极具远见、并且富有热情和冒险精神的报人,《良友》的成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但是,用更长远的眼光看,《良友》的传奇更是当时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正如《中国新闻社会史》中所引用的李欧梵的话:《良友》画报开创了画报业的第二阶段——用以反映‘摩登’生活的都市口味。 马克斯•韦伯认为,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其背后都有一种时代精神的力量在支撑着,这种精神力量与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内在的的渊源。《良友》画报恰好可以被视为这种观点的绝佳例证。

《良友》虽然是一家民间画报,但在今天审视它发展历史的风风雨雨,却能悟出一些有关“政治家办报”的道理。

马国亮提到,伍联德编了《良友》创刊号直至第四期后,就着手进行其他的出版事务,


请来“鸳鸯蝴蝶派”的周瘦鹃做主编,周瘦鹃便发挥了他的老本行,刊登的大都是些才子佳人、言情小说,有些甚至带有淫秽情节、下流粗话,令《良友》的读者们大为不满,纷纷来信指责。

伍联德连忙请走了周瘦鹃,聘用了一位当时籍籍无名的青年——梁所得做第三任主编。事实证明了伍联德的慧眼独具,《良友》的十三至七十九期全部为梁所得所编,是他将《良友》推向了鼎盛。梁所得说服了从不轻易让人刊出照片的鲁迅,使他成为《良友》的良友;三十年代国际局势波谲云诡,梁所得审时度势,增加了《良友》上解说时政的文章,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梁所得还带领“良友全国摄影旅行团”去到全国各地力所能及之处采访拍摄,后出版了一本《中华景象》画册,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国的面貌„„

到马国亮任《良友》第四任主编时,“政治家办报”所强调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更是体现得非常突出。卢沟桥事变发生后,《良友》立即在第一页刊登了我军坚守卢沟桥的大幅照片,紧接着良友公司还出版了《卢沟桥事件画刊》。日本侵沪后,《良友》画报不得不迁往香港出版,香港政府不敢开罪日本,规定刊物里日军的“日”或敌军的“敌”都要改印为“×”,即便如此,《良友》还是坚持一切为抗战服务,连每期的封面都改为抗日将士或与抗战有关的妇女了。

过去的都过去了,我们只望以往的内战成为将来御侮的练习。而革命领袖们历次失败的经验,可促政治的成就。因为我们老百姓需要政治。政治两个字的意义就是“料理大众的事”如果大多数百姓的幸福未被照料,岂独政治不良,简直是未有政治。

有人说烟台苹果香。有人说美国苹果甜。有人说吃苹果削皮卫生。有人说连皮吃滋养充足。有一派主张仿英国的烤苹果糕。另一派主张学法国制苹果酱。这些争辩有什么意思?如果百般饥饿的民众,像冯玉祥先生所谓,连苹果都未见过。

这是梁所得访问冯玉祥后所写文章的结尾。马国亮评价说:这话在当时,的确是一针见

血之言。上述访问,今天虽成沉迹,但是拨开历史的灰尘,仍然可以发现有些闪光的东西。《良友》留给我们的,是整整一个时代,以及穿越时空的智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db1e9b752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