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走出对慢阻肺的认识误区

2022-07-15 18:3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世界慢阻肺日:走出对慢阻肺的认识误区》,欢迎阅读!
认识误区,走出,世界

走出对慢阻肺的认识误区



著名呼吸内科专家曲卫模指出,冬季空气污染严重,多雾霾天,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容易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

慢阻肺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不仅如此,慢阻肺,还会导致患者呼吸功能逐渐下降,4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8.2%

秋冬季是慢阻肺患者发病的高危时间。因为,秋冬气温急剧下降,容易导致慢阻肺患者症状加重。再加上,当前的空气污染严重,多是雾霾天,容易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

据了解,慢阻肺患者每年约发生0.5~3.5次急性加重,极易造成患者肺功能急速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但是目前仅35%的患者病情控制稳定。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存在误区,以及缺乏规范诊治是导致病情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

误区一:严重时才需治疗

不少患者认为:“用药只是好一些但效果不大”,“慢性支气管炎,无法治”。还有些患者索性不治,甚至拖到病情很严重时才开始治疗。 误区二:治疗“见好”就收

很多患者当病情稳定后,就开始放松警惕,治疗时断时


续,随意停药。调查发现,仅约50%的慢阻肺患者遵从医嘱用药,且一旦病情缓解42%的患者会停止用药。 误区三:不能运动

很多患者认为,得了慢阻肺,一运动就会觉得呼吸困难,疲劳乏力,所以应该静养,不应运动。

著名呼吸内科专家曲卫模专家观点:从近期考虑,规范用药可以减轻症状;从长远考虑,坚持规范药物治疗可以预防急性加重,减少疾病发作次数,保护肺功能。此外,慢阻肺的病程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 即使疾病在稳定期,也需要医嘱规范用药,防治病情反复。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进行正常的活动,有益健康。而且坚持锻炼不仅能缓解慢阻肺患者气喘、胸闷等症状,还能预防一些其他疾病的发生。但是需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e1e4f9083c4bb4cf6ecd1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