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2023-01-18 07:2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欢迎阅读!
文化发展,中国,特征,古代,阶段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先秦时期:传统文化奠基,奠定了长期领先世界文化的基础.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建立阶段。文化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政策和文化现象。主要表现有: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开始了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科技发展新时代。创立太学和开始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创立了史学新体例。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一方面借助于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华文化开始传播到西方;另一方面外来文化(代表是佛教文化)也开始传入中国。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文化方面最主要的不同的文学风格和形式;南方的田园诗,北方的民歌。书法发展成为一门艺术。佛教盛行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全面繁荣时期。文化方面最主要特色是唐代文到了古代诗歌的顶峰。科技全面繁荣、领先世界。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在这一时期形成。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又一次高峰。主要表现有:科技发明水平高、影响深远。三大发明都是在这一时期成熟与西传,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以及市民需要的文化现象增多,如瓦肆;还有元代的杂剧等。书院在北宋兴起,丰富了教育形式和内容。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又是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文化上最主要特点是中国文化逐步丧失了先进性,由发展转为停滞,入到自我总结时期。主要表现:八股取士和清代的文字狱,把对文化思想的摧残王夫之。总结性的科学著作大量出现。百科全书式的《天工开物》,专业性的《本草纲目》和《农政全书》等。小说、戏剧成了主流。

中国古代文化主要发展阶段特征 科技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因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特征,造就了各具时代特征的文化成就。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官府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被打破,科技文化发展,学术思想异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后来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秦汉时期,因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对外交往扩大,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中国科技文化在当时世界上领先的地位,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影响。思想上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需要,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取代了百家争鸣局面。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因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士族政治的黑暗,故有反映这一特征的文化,那就是佛教盛行,以及与之相关的建筑、绘画石窑艺术的繁荣和《灭论》的问世。此时期中数学农学取得了一些世界领先的成就,南方田园诗与北方民歌对后世影响甚大。


④隋唐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和对外开放,科技文化具有兼容并蓄,全面繁荣的特点,许多方面在世界领先。它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发展,成为中华文化圈的源流,而且译被深远,世界文明史上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⑤宋元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和对外交往更加频繁,我国科技文化达到高度繁荣水平,三大发明在此完成和外传教育、史学和文学发达,绘画和书艺术也取得一定成就,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⑥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闭关锁国。这样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科学技术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但继而转为停滞。文化领域里专制色彩浓厚,出现八股取士、文字狱、教育专制、书院官办等现象。同时,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文学艺术繁荣兴盛,古典小说和戏曲成为文学主流,很多作品具有反封建色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e4cb36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