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古诗词中的列锦与互文现象

2024-01-25 00:5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三语文古诗词中的列锦与互文现象》,欢迎阅读!
古诗词,高三,语文,现象

古诗词中的列锦与互文现象

作者:佚名

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佳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句由十个纯名词构成六个意象,叠映出商山黎明之前的一幅完整的画面:残月高悬,雄鸡清声;茅房客舍,思归心切的客人早早地起来赶路,谁料,板桥横渡,冷霜冽冽,一行足印,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了。整句诗仅由叠加的六个意象来突出早行二字,不着一闲词,尽得之风流韵味。

再如 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完全撇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段,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和呼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

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分析了。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沙净秋思》

2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有作》)

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6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7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8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9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10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11烟杨画柳,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




互文

互文即互文见义,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例如: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这两句诗意思是说,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黄鹂隔叶,啼声空自悦耳。二字互文见义,写出了空寂、清冷的感受。抒发了诗人面对丞相祠堂凄清寥落的失望与感慨:虽然祠堂内春意盎然,然而事过境迁,先哲已去,如今遭逢乱世,却没有象诸葛亮那样的济世英才来匡扶。

2)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 作: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理解,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怎么也讲不通意思。

3)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塞之意。但不能理解成月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解释为: 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句中的四个字是交错使用的。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怆。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

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以表达木兰对久别的家庭的喜爱。不然既开的是东阁门,怎么会坐西阁床呢?

为了节省文字,类似的句子就不一一分析了。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上逢李龟年》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黄花。 《木兰诗》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同上)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e5a2fa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