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三地理复习阶段的分层教学

2022-05-17 16:15: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高三地理复习阶段的分层教学》,欢迎阅读!
分层,高三,复习,地理,阶段

浅谈高三地理复习阶段的分层教学

四会市四会中学 林晓芳 20214

【摘 要】进入高三,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以及自身的地理修养和对地理知识的接受理解能力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教学方法,已经不符合高三地理复习阶段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这些差异进行有效的分层培养,做到因材施教。这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提升地理水平的欲望,而且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复习巩固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并轻松、愉快的获取地理知识。本文以高三地理复习阶段的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分层教学在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高三地理复习、分层教学、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呈现出一番新的景象,各种创新的教育念层出不穷。其中分层教学这种新的理念,改变了传统的笼统教育教学模式,它尊重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笔者在实施高三地理复习分层教学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分层设计。 一、对学生的地理水平全面把握,科学合理设置弹性分层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实际的高三地理复习过程中,只有对学生的情况全面了解,分层教学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对待地理的态度、地理学习能力等方面都会存在着差异。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准备一套题目进行测试,来检验学生的地理基础和地理学习能力,再观察课上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

综合考虑以上情况,再遵循高三学生的实际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性格方面的特征,依据广东高考地理考点分布及近几年广东高考地理题型的特点,笔者对

基本目标、中层目标以及发展目标三个方面进行分层,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A层次的学生属于拔尖的优等生;B层次的学生是成绩普通的中等生;C层次的学生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差生。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分组过程中应避免差生这些词语,所以笔者为这三个等级命名为:竞赛组、提高组、基础组。这个分组是有弹性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又重新分组,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层次组,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做好分层教学还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目标是支配课堂教学的主线,也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如果教学目标实行“一刀切”,那么竞赛组的学生则觉得毫无挑战而激不起学习的兴趣,而基础组的学生则可能因为难度太大而受挫、灰心丧气。教师在研究高考地理考点和考题特点的前提下,结合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共同目标和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和筛选不同的创新训练题目。共同目标是紧扣高考考点和考题特点,在不降低要求、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层次目标则是根据不同小组的实际情况分别设定的目标。

例如,在复习“工业专题”时,共同目标是:1、了解工业区位的含义及工业区位因素的类型。2、了解部分典型工业生产的特点。3、理解各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分布、生产的影响。

层次目标则是:基础组的成员要求能够读出题目中的工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提高组的成员则要求能对题目中的工业分布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竞赛组则要求能根据题目的要求重新给该工业选址或提出对应的整治措施,并能说明理由、依据。

三、巧妙设计不同层次问题,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思考,让每一位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获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而在一节地理复习课上,课堂提问是最基本的双边互动环节,因此要落实好课堂提问的分层是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的一种重要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爱好、兴趣和特点,有计划、

有目标的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挑战性且是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急于解决问题的愿望。课堂提问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比率,尽量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及时参与教学。对综合分析、归纳概括、逻辑性强、具备一定灵活度的问题由竞赛组的学生回答,对基础的、容易理解的问题则由基础组的学生回答。 以“气候专题”的复习为例,教师可以结合题目让基础组的学生分析地带性分布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让提高组的学生分析地带性分布的气候类型的成因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而对非地带性分布的气候类型相关问题的分析,则由反应灵敏、基础扎实的竞赛组去完成。

四、分层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有效评价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直接反馈,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巩固和提高的必要手段。因此课后作业布置层次化更是分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教师既要体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也要顾及各个层次小组同学的实际水平,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作业要包括两类型的题目:基础型和创新提高型。基础组学生要求做基础型题目;提高组学生在做完基础型题目后,选做部分创新提高型题目;竞赛组学生则要完成所有题目。以“水体运动规律专题”的课后作业《南方凤凰台高考总复习》“课堂评价”中的题目为例:基础组只需要完成所有选择题,提高组还需要在非选择题中选做第一题,竞赛组的成员所有题都完成。

五、做好课后辅导分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爱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后辅导是对学生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以及巩固掌握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大部分课堂时间只能照顾到中等层次的学生,这样就会冷落了两头的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给基础组的学生讲解透基础知识,使他们能跟上大家的步伐。给竞赛组的学生增加些竞赛讲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班上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同时,提倡小组之间的帮助辅导,竞赛组辅导提高组,提高组辅导基础组。这样,将全部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培养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

总之,高三地理复习阶段的分层教学,照顾到了学生地理基础和地理学习能力的差异,为每位学生都创造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因为对学生进行了分层,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在课堂和课后都进行了分层教育,让每次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和进步。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研究还会不断的进行,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中秀.分层递进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J].科教导刊. 2021,(08); [2] 华国.差异教学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e6ffab6ad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