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 古诗文常用典故

2022-09-19 04:1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知识 古诗文常用典故》,欢迎阅读!
古诗文,典故,语文,常用,高中

古诗文常用典故



班马:离群之马。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

伯听到齐军营中马叫,推测到:“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撤走了。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亦作马班,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 抱柱:典点出庄子《庄子·盗跖》,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等了很久不见

女子到来, 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比喻坚守信约。 北辰:原指北极星。《尔雅·释天》:“北极谓之北辰。后用来比喻指国君或受尊

重的人,也指帝都。

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语出《庄子·外物》,苌弘是周朝的贤臣,传说

他无罪被杀,三年后其血化为碧玉,后以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冤而死或忠心不泯。

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总在一起飞,古代诗文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来形容女子。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也称月为婵娟。 辞第:汉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霍去病建府第,霍去病

此谢道:“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后以之喻为国忘家。

东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豆蔻:一种多年生草生植物,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红叶:指以诗传情。据说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

珍藏起来。后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

11.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 12. 还珠:典出《后汉书·循吏传》,古时合浦盛产珍珠,但因地方官员贪污成

风,珍珠都自动移去别的地方,后来孟尝做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廉洁

13. 击楫中流: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东晋大将祖

逖率部渡江,行至江中时, 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14. 鸡口牛后:战国策·韩策一》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做主,不愿在

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15. 见背:背,离开,指父母去世。

16. 结草衔环:比喻至死感恩报德。结草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晋大夫魏

武子临终前嘱咐儿子魏颗杀其爱妾殉葬,魏科没有照办而把她嫁出去了。后来魏科与秦将杜回作战,见一老人结草将杜回绊倒,后老人托梦称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特来报恩。衔环出自《后汉书·杨震传》,东汉杨宝救了一只黄雀,后有黄衣童子以白环相赠,称当使其子孙位列三公,后果如其言。

17. 精卫填海:古神话中,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

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险,努力奋斗。


18. 方孔兄:因旧时的铜钱中间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方孔兄。含诙谐

鄙视意)

19. 梨园:原是皇帝禁宛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

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世的戏曲班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从业人员称园子弟

20. 连理:不同根的草木枝干连生在一起,比喻恩爱夫妻,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

连理

21. 螟蛉:《诗经··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是一种寄生蜂,常捕

捉螟蛉存放在窝里,并产卵在它们体内,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为义子的代称。

22. 彭祖:传说中的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以彭祖作

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23. 琴瑟:比喻夫妻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24. 青鸟:《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有王母之山……有三青鸟,赤首黑月。传说

西王母曾遣青鸟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后因称传信的使者为青鸟 25. 请缨:出自《汉书·终军传》,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出使南越,劝说其王

归降,终军说:“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用来指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

26.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27.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

上,所以称三尺法。

指剑,剑长约三尺,故用为剑的代称。 28. 神器:指帝位、政权。

29. 双鲤:代指书信,后来即以双鲤代指远方来信。

30. 岁寒三友: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

31. 陶朱公: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称。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

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很多财富,后世因此用陶朱陶朱公来称富商。

32. 下榻:典出《后汉书·陈蕃列传》,徐稚为东汉名士,家贫躬耕,德行为世人

景仰,陈蕃时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徐稚来访时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的说法,指礼遇贤者或接待贵客,后借指住宿。

33. 问鼎:《左传·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

焉。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传国宝,楚子问鼎,有觊觎周室之意。后遂以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34. 献芹:也说芹献《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

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以后,竞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物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35. 谢家: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

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御使其生于庭阶耳。这就是说,谢安弟子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


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林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比喻居家的幽美。

36. 虞美人:罂粟科,一年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

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后攻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历代文人雅士歌咏此花,多涉及这一悲壮传说,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

37. 月老:传说唐代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位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往

前窥视,一个字也认不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薄子(见于《续幽怪录》后来因此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38. 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

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只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39. 周公吐哺:形容求贤若谒,礼贤下士。据《史记》记载,周公吃饭时曾数次

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

40. 逐鹿:《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

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41. 祝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前官),以光明

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因此,火灾又称为祝融之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e92f055bb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