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2022-12-21 21:1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渗透,在家,优秀,如何

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唐亚丽

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15

教育是百年大计,儿童学习传统文化都应该要有师长的指导带动与家长的督促鼓励,才能有事半功倍之效。笔者自2011年起尝试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孩子诵读经典,学习传统文化,颇有心得,现将一些经验体会与大家分享。

第一阶段(一至三岁,听读经典阶段)重视启蒙阶段,选择适合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

灌输大致是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模式;另一方面则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最佳选择的内容就是经典诵读、经典音乐。诵读内容选择《三字经》、《千字文》、古诗词、小故事等,每天用故事机反复播放,孩子边玩边听,无意识记忆。当然最好是自己给孩子诵读,这样更增进亲子亲密度。零至三岁的孩子,正是模仿时期,也就会模仿父母行为,耳濡目染,当孩子能较完整表达时,就会无意识跟读模仿,为后来的诵读打下基础,也有助于开发右脑。

第二阶段(四至十二岁,诵读经典阶段)抓住最佳时期,坚持诵读经典,配合多种方式,逐渐拓宽,让传统文化渗透孩子心灵。

四至十二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記忆的黄金阶段,这个时期诵读一定量的中华经典不仅有助于锻炼提升语文素养,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识,更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思维水平。这一时期,孩子经历从幼儿到青少年的成长,适应由家庭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转变。跨度大,变化快,所以这一时期可依据年龄段与教育方式的转变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学前阶段(四至七岁)以领读经典为主。这时孩子已入幼儿园,听读时间就自然减少,仍适时听读,在此基础上开始诵读。首先选择孩子有兴趣的内容。其次,选择适合孩子诵读的读本,王财贵教授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发行的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系列经典诵读本儿和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丛书系列读本很适合。其特色是大字”“白文大字是为了保护视力,方便诵读;“白文无解释是因为读经典,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学习,儿童时期的教育式,当以诵读、熏习为主,其重点在于多接触熟悉,只要多读,自有浸润、理解。诵读方式,最好每天早晚父母领读,时间控制在十至十五分钟,同一内容诵读五至七天,孩子基本可以背过。至少每天读一次,同一内容,根据孩子情况可延长到诵读十天,然后再调整诵读内容。我给孩子选读基本采用经典配古诗,即每天读完经典,再读一首古诗,这样孩子会有新鲜感和很快背完古诗的成就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积累了知识,也养成了好习惯。学龄前孩子图像记忆处在最佳时期,同一内容反复出现,也在无意识中识字量加大,为早期阅读打下基础。


七至十二岁诵读基本可以由领读、陪读转变为孩子自读。这时孩子已经上小学,学习了拼音,识字量多了,也有了课业学习任务。可以让孩子每天晚上自选有兴趣的内容,坚持自读,家长适当督促、陪读。我的孩子《唐诗三百首》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有些古诗较长,不易背,也就没有兴趣。当孩子有一定自读理解能力之后,我发现孩子更喜欢叶嘉莹选编的《给孩子的古诗词》,就每天坚持诵读一首。经典内容可以选择《中庸》《道德经》《易经》,《论语》《孟子》内容较长且不能朗朗上口,考虑放在最后。

因势利导,让孩子参与活动。家长要有选择性地培养孩子兴趣专长,增进其自信,激发孩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到六七岁后,孩子的自我意识渐强,在集体生活中就需要展示自我,有自信心。加之当前很多孩子都已开始培养各种兴趣能力,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既能呈现所读经典,又能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其更具有自信。比如学习中华武术、围棋、书法、音乐等,孩子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日常生活中随机适当引导孩子,让经典文化根植于内心,体现在行动。比如:孩子不知礼让时,一起读融四岁,能让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周国平说过素质是熏陶出来的适时引导比说教训斥有效。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看诗词大会,与他进行诗词接龙、成语接龙游戏等;指导并陪读各类经典书籍,提升孩子阅读能力,开阔视野。节假日带孩子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言传身教一个字,或游走在田园山水之间,领略自然风光与人情风物,感受一个字。

在多年长期坚持以经典文化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庭环境也会因之受到熏陶,家庭文化氛围渐浓,亲子关系更亲密,家庭更和谐,一切渐渐良性循环发展,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可以轻松快乐地积累知识,养成习惯,让孩子内心充实而自信,生命潜能激发,即是开启智慧。

总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做起并非难事,只在于每位家长有培育孩子的责任心,有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有切实可行的方法,有贵在坚持的品质。希望有更多的家庭能一起行动,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方法,找到教育子女的良方,让中华优秀文化代代传承。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第五中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ef120e453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