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历史根本原因分析的五种方法素材

2023-03-20 17:28: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历史根本原因分析的五种方法素材》,欢迎阅读!
历史,原因分析,素材,百科,根本

历史根本原因分析的五种方法

根本原因,指本质的原因,是事物的根源,是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因素。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我们可以把历史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概括成五个入手。

一、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入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开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任何社会开展的根本动力。所以抓住生产力的开展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许多历史现象产生、开展的根本原因就迎刃而解了。如原始社会,氏族公社代替原始人群、父系氏族公社代替母系氏族公社、 定居生活代替游牧生活、家庭的形成、私有财产的出现、阶级的逐渐产生等的历史根源都是由于生产力的开展。春秋末期井田制的瓦解、明朝中后期“机户〞的出现、世界近代史上包买商的产生、工场代替作坊、工厂代替工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等也都是生产力开展的必然结果。

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集中地表达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一切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新的生产力和腐朽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如16世纪尼德兰革命、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法国大革命等中外近代史上的一切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或者改革运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受到了诸如封建专制、殖民统治、奴隶制度、分裂割据、封建主义与殖民主义双重压迫等落后的腐朽的生产关系的阻碍,双方矛盾激化的产物。

二、从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入手

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根底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建立,经济根底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根底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根底,它为经济根底效劳,保护和帮助经济根底的形成、稳固和开展。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局部,分析它们产生和开展的根本原因自然应当从与这一制度相联系的经济根底入手。如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其建立、开展都是维护封建经济根底的需要。封建经济根底包括封建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和农民阶级的个体土地私有制,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对抗,小农经济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或再生产。再如我国古代的闭关锁国政策,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封建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封建大国主义思想在对

1


外政策上的反映。历史上的重农抑商政策、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等虽然对社会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后果,但都无法否认其存在的必然性。

上层建筑还包括政治、法律、宗教、历史、艺术哲学等各种观点的观念体系,即社会意识。分析这它们产生和开展的根本原因可从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存在入手。 三、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入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而一切重要历史现象产生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就在于社会经济的开展及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和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因而只要能正确的透视当时的社会存在就一定能找到各种社会意识产生和开展的根源。如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其社会根源是什么?答: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当时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开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同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破坏,广阔小生产者厌恶战争,渴望安定。再如韩非子“集权〞、“法治〞思想产生的根源是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开展和奴隶制剩余势力的存在;而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开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产生了黄宗羲的反封建、民主的思想;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已成为束缚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开展的精神枷锁,这样西欧各国展开了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17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产生了法国的启蒙思想;19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与民族危机的加深产生了中国的维新思想。 四、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入手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同志?矛盾论?一文中指出“事物开展的根本原因,不是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开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开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那么是事物开展的第二位原因。〞如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领导人提不出科学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纲领。也不能正确解决革命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形成团结有力的领导核心。同样,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领导这一革命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阔农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频繁,每个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统治阶级内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f086d71f1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7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