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的教学反思

2022-08-04 08:0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陶罐和铁罐》的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陶罐,铁罐,反思,教学

《陶罐和铁罐》教后反思:

在教学《陶罐和铁罐》这课时,我本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特点展开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的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作法,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读、画、议、演”的教学流程,体现“以情励学,以趣激学,调动参与,启迪创造,注重内化,求精求活”的教学特色,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所疑问才去会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例如,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课文学完了,课文中的陶罐和铁罐你更喜欢谁?为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意义深重,既启发了学生有价值的思维,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三分文章七分读”,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默读、男女生对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在读书中感知形象,指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文章、悟出道理。同时,把这一过程作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读后表达自己的认识、交流相互的感想,享受朗读的乐趣。

语文课往往是“学生动口不动手”,写作练习常常被放置课外。这节课,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出了文章蕴藏的感情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谚语,你能学着说一句格言或谚语吗?”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地锻炼。

由于本课我设计的教学环节过多,课堂时间有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的环节显得不到位,例如最重要的“读、议”的“议”,我却没有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和空间,没能让他们尽情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展现自我,激活课堂教学氛围,体验成功。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以后我将一如既往地把自己投入到教学这个炼金炉中,时时刻刻铸造一个崭新的课堂,一个崭新的自己,还要让学生在“高”、“阔”的空间里,“任飞”、“凭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f0a79c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