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作品赏析

2022-11-22 08:1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作品赏析》,欢迎阅读!
王羲之,兰亭集序,作品赏析,行书,天下第一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书法作品赏



王羲之《兰亭序》又名《临河序》《兰亭集序》等。全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用笔点画堪称精妙绝伦,犹如舞蹈在纸上飞舞,又如神人相助挥洒而成,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但凡学习行书,都躲不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可惜的是,《兰亭集序》真迹殉葬昭陵,但是有摹本、临本传世,其中以神龙本"最佳。 一、《兰亭集序》的创作背景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王羲之47岁时,创作《兰亭集序》,主要记载的是王羲之和友人雅士会聚兰亭(今浙江绍兴西南兰清)盛游,以美景为伴,诗酒为乐,情至浓时挥笔写下千古行书。其书从容娴和,气盛神凝。后世对其有很多说法,给其增添了故事性色彩。据传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的书法,认为《兰亭集序》当属是尽善尽美之作,随即下令死后将它一同葬入陵墓。对于现传《兰亭集序》的真伪论断,引发书法界激烈争辩,但是这并不妨碍《兰亭集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书法地位。

宋代米芾诗云: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这也充分说明了王羲之书法的宝贵,另一层面说,历代书法家的摹本甚多,甚至达到十几种,这在书法史上也是十分少见的现象。

二、《兰亭集序》的作品赏析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兰亭集序》开篇独特,以时间为开端,原原本本记录当时友人


会集兰亭盛游的美景。整篇文章短小精炼,审美价值颇高。《兰亭集序》在书法中虽不及其行草书札,但以一种典雅、潇洒的时代风格那种疏朗有致的布局,挺秀双逸的风神,变化多端的笔法,纵横自如的取势,是后世无法超越并且争相模仿的。《兰亭集序》就好像是一座即平凡朴实,但又奇幻莫测的幽静,让人在每一次的临摹都有新的体会和感受。

书法开篇交代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事件及参与人物。之后转变到对于美景的描写。宗白华曾经指出,《兰亭集序》是用一种虚灵的胸襟去领会自然,以一种淳朴的眼光去看待自然,是一种美的和独特的意境。单看其用笔的丰富,就有藏锋、称饰、挂笔回锋,牵丝、映带、由方转圆、由圆转方等种种奇妙变化,有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书遗意,变化莫测,时出新愈,平和之中见奇纵,这也是《兰亭集序》永久的艺术魅力所在,所谓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唐·孙过庭语)正应是对《兰亭集序》之神最恰当的评语。在整卷书法中,王羲之并没有大肆渲染,或使用技巧,而是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描绘了兰亭的曼妙景色。本文仅324个字,但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由乐到痛再到悲。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的觉醒,对自己的生命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追求。 三、《兰亭集序》的情感表达

《兰亭集序》的序言简单而又不失深远意境,是王羲之一贯的散文风格。读起来玲珑剔透,琅琅上口。语句上对仗整齐,句意排比,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等等,两两相对,音韵和谐,无斧凿之痕,语言朴实。语言简洁富有张力。这也是王羲之想积极入世的一种表达。可惜的是,王羲之真迹传承坎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些作品,都是唐代以后的摹本,其中以神龙本兰亭为最精美。据说是由唐太宗时期的书法家冯承素临摹的。它将原作的笔墨表现得最为真切。原本上带有破锋断笔贼毫的字都摹写得很细腻,改写的字迹也显示出了先后的层次,行笔踪迹、墨色浓淡十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f2be540f4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