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体能训练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2022-03-21 07:1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小学生体能训练存在的误区及对策》,欢迎阅读!
浅析,体能,小学生,误区,对策

浅析小学生体能训练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体能训练,小学时期体育训练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为学生的身体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让学生们养成爱运动的习惯,发掘学生们的运动天赋。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反感体能训练,认为体育训练枯燥无味,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体能训练也存在一些误解,训练强度过重或者体育课娱乐化。要改变体能训练的现状就要发挥体育户外活动的优势,提高学生们的训练兴趣,增强学生们的体能,锻炼学生们的身心意志。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能训练;兴趣培养;科学合理

前言:当前人们处于快节奏生活之中,国民体质普遍下降,在这种情况之下,小学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要发现体能训练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们的训练兴趣,改善原有的教学方法,科学的安排学生们训练,在体能训练之中增强体质,快乐成长。

一、重视兴趣引导,优化教学内容

在小学生眼中,体育训练十分枯燥劳累,很多学生也会为了逃避体能训练往往会采取一些错误的方法,比如说生病请假就是为了逃体育课。老师可能也会有生气,加重学生们的体能训练内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学生不爱上课,老师没心情教学。

要让学生从被迫体能训练变成爱上体能训练,有些学生不喜欢体能训练,可能也只是一段时间,比如说他可能不擅长长跑,所以在训练长跑时就会感到反感运动,但是他可能喜欢其他的体能训练,比如说引体向上。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体能训练要求,例如,有些学生喜欢引体向上,那在上课时可以让他多做几个,老师也要对相应有特长的学生提出表扬,对不擅长这项运动的学生,老师要给予一定的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五年级体育课程之中,会有一些关于球类的运动,这些运动男生就相对来说比较擅长;女生更多的会擅长体操一类的,比较舒缓的运动,老师在安排课程时就可以根据男女同学的不同安排不同的任务,可以让女生多练一些体操,少玩一会儿球类运动,男生们的课程安排则与之相反。有些同学在某些方面,有些特长,比如说擅长跳远,那老师就可以对相应的学生有一些较为规范的指导,体能训练不仅仅是要锻炼学生们的身体,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爱好,体能训练相对于其他体育运动来说比较枯燥,并且有一定的运动强度,所以大部分小学生都不愿意参与其中。老师要通过改变课堂结构,结合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制定不同的要求,让学生们在参与体育训练时都能带着饱满的热情。

二、科学合理安排,循序渐进加量

当下体能训练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体能训练娱乐化,老师过分重视体育课的快乐,而忽视了体育课应该有的训练与教学。小学生的体能素养比较差,老师不能给学生较多的要求。学生们不喊累,不出汗的体育课完全起不到体育课,应该有的效果。

在给学生们安排体能训练的时候,老师们要注意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有些学生的体质本来就比较弱,老师在给他们安排的时候就可以比其他同学的训练强度稍微小一点。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会按照以前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但是学生们的体质在改变,给学生们的目标也应该有所变化,要适当减轻教学目标,但是也不能让学生们过于的松懒,只给学生们布置一点点的任务,这也是不合理的,提


高体能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大量重复的练习,但是大量的运动下学生们往往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症状。老师要科学的给学生们安排任务,并且要循序渐进的加量,学生们在入学的时候往往都会比较看重文化课的成绩,这时学生的身体素质就比较低,在训练的时候,老师可以先从舒缓的运动循序渐进到强烈的运动,可以先从广播体操开始,慢跑,短跑,长跑,给学生们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一项内容的教学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说在学习田径运动时,老师可以在开始让每个学生先跑操场一圈也就是400米,然后每个星期都要让学生们多跑一点,可能两三个月之后,学生们就可以轻松的跑两三圈了,运用科学方法,按时增加学生们的训练任务,这样才会使学生们的水平和身体素质有所提高。

三、根据训练特点,改变教学方法

正规的体能训练任务大,内容枯燥,而小学生性格活泼,天生爱动,让他们接受正规的体能训练,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既要让学生们起到训练的效果,还要促进学生们天性的发展。

可以根据训练项目的不同特点,改变教学方法。老师可以找一些相对于安全并且学生们感兴趣的游戏加入到体能训练之中,学生们在老师的陪伴下,在游戏的快乐中,主动的投入到体能训练之中,增强体质,在学习田径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们玩丢手绢的小游戏,这样也起到了田径运动中,跑步所起到的效果还能让学生们体会到快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要起到调节作用,不能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之中。要让学生们参与到综合的体能训练之中,可以用哑铃,瑜伽垫,椅子作为道具,为学生们举办简单的比赛活动,首先举五次哑铃做五个仰卧起坐之后跑过椅子绕回来。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们参与到体能训练中,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与兴趣,学生们可能都想获得比赛的胜利,都会努力的完成各项任务,相比于正规的体育训练,小学生更喜欢玩游戏,老师可以把训练科目与一些游戏相结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老师在课上只是简单的要求学生们慢跑、快跑,不仅会大量消耗学生们的体力,还会让学生们丧失了对体能训练的兴趣,没有了兴趣就没有了动力,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不可能享受到体能训练带来的快乐,这也就失去了体能训练的意义。

结论: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能训练之中。作为老师也要不断学习,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活用教学方法,发展学生们体能,锻炼学生们身体。 参考文献

[1]张振军.大数据下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应用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2020(10):237.

[2]姜兆飞.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体能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2020(09):260.

[3]陈新霞.基于游戏视角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探索[J].田径,2020(09):8-9. [4]王昱隆.体能训练导向下的小学体育课程设置与优化策略[J].田径,2020(03):34-3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f52cab3b9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3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