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土青蛙养殖技术参考资料

2023-01-02 18:08: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工养殖土青蛙养殖技术参考资料》,欢迎阅读!
养殖技术,参考资料,青蛙,养殖,人工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青蛙网(www.qingwa.cc),中国青蛙网是国内首家青蛙养殖蛙友交流论坛,寻找有关青蛙养殖技术和青蛙成蛙,青蛙种苗销售信息就到中国青蛙网,原文链接:http://qingwa.cc/qwyz/4/1109/149.html

人工养殖土青蛙养殖技术



青蛙养殖技术,土青蛙养殖http://qingwa.cc

土青蛙,俗名田鸡。为了解决保护野生青蛙和市场需求之矛盾,目前,很多地方正在发展人工养殖青蛙。

生活习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垫活动,一般4~7 月份进行每殖。雌蛙一次可产卵34个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



人工养殖青蛙技术如下:

一、蛙池的建设:蛙池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蛙池四周应用砖墙围栏,墙高在1.5米以上,以防止青蛙逃跑或被蛇类进入捕食青蛙。最好能在居所附近建蛙池,以方便管理。蛙池两端应分别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并用铁枝和密眼尼龙网封口防逃。蛙池内四周应栽上水草和小灌木,以方便成蛙栖息。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中国青蛙网,青蛙养殖网http://qingwa.cc



二、种蛙的护理:在每年严寒冬天到来之前,应把池水放干,但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为种蛙钻入泥洞中冬眠创造有利条件。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按每3平方米约1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 此时雄蛙鸣叫不停)50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黄色,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寻找有关青蛙养殖技术和青蛙成蛙,青蛙种苗销售信息就到中国青蛙网(www.qingwa.cc)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青蛙网(www.qingwa.cc),中国青蛙网是国内首家青蛙养殖蛙友交流论坛,寻找有关青蛙养殖技术和青蛙成蛙,青蛙种苗销售信息就到中国青蛙网,原文链接:http://qingwa.cc/qwyz/4/1109/149.html

三、种蛙繁殖蝌蚪每年春天惊蛰节令过后,应放适量活水进入蛙池,让母蛙繁殖蝌蚪。繁殖出蝌蚪后应把种蛙隔离,防止吞食蝌蚪。



()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 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1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四、蝌蚪的饲养和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蝌蚪变态前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蝌蚪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蝌蚪饵料注意:

1、投喂活饲料。由于小蝌蚪以幼小动物为食,因此,应经常投放一些水蚤、孑孓或其它小蛙类的蝌蚪等供它们食用。这些幼小动物,一般可在水田、池塘、死水沟等水中捕到。

2、投饵料要足。由于小蝌蚪在缺食情况下会以大吃小,互相残杀,因此投放饵料要充足,使小蝌蚪随时都有饵料可食。 中国青蛙网,青蛙养殖网http://qingwa.cc

五、幼蛙的饲养管理: 1、分级饲养,强化驯养。

由于青蛙性情凶猛,大蛙吃小蛙等弱肉强食现象很普遍,为杜绝这种现象,应分级饲养,把同样大小的青蛙圈在一起饲养,更应投足饵料,让它们都能吃饱,才不会互相残食。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

寻找有关青蛙养殖技术和青蛙成蛙,青蛙种苗销售信息就到中国青蛙网(www.qingwa.cc)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5fb5b8c25fbfc77da269b16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