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

2022-04-12 10:3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欢迎阅读!
课堂笔记,守株待兔,知识点,下册,语文

5. 守株待兔

作者

韩非子:即“韩非”战国末期哲学,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他吸收道、儒、墨各家思想,尤其有选择地接受前期法家的思想,集法家学说的大成,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著作有《韩非子》

会认字

sòng gēng shì jì



会写字

shǒu zhū dài sòng gēng chù jìng shì qí



多音字

jǐng(颈椎)(长颈鹿)

gěng(脖颈儿)

重点词

词语理解:

株:树桩。 触:碰到,撞到。 走:跑。 因:于是。 释:放下。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希望。

重点句

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句意:宋国有个农民在田里翻土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赏析:这两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句意: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赏析:这句话交代了兔子意外死亡的原因。)

3.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句意: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犁耙,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兔子。赏析:释其耒”说明这个宋人放弃了劳动;冀复得兔”


说明这个人把一次偶然的事当成了会经常发生的事,心存侥幸想不劳而获。)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句意:兔子再没有得到,而他自己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赏析:这句话交代了故事的结果这个宋人没有等到兔子,自己却成为人们的笑柄。)

背诵

背诵课文

课文结构

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守株待兔 经过:因释其耒,冀复得兔 不要梦想不劳而获

结果:身为宋国笑

主题

本文讲的是一个农民偶然在田里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于是他就不种田了,专门守着树桩等着兔子来撞死,结果他再也没有得到兔子,而自己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有侥幸心理,只有付出劳动,会有收获。

写法

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示例:

本文的语言非常简洁,全文共五句话,前两句话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和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三句话是故事的起因,第四句话是故事的经过,最后一句话交代了故事的结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04135f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