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有诗意——读《写给孩子的唐诗之路》有感

2022-11-11 15:1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生自有诗意——读《写给孩子的唐诗之路》有感》,欢迎阅读!
之路,唐诗,诗意,有感,自有

人生自有诗意——读《写给孩子的唐诗之路》有感

见山不是山,见水亦非水,云霞明灭之中,是中国人的浪漫和情怀。——题记

前言:有一条路,山环水抱、风光旖旎,吸引了400多位唐朝“豪华诗人团”踏歌而行,留下1500多首诗歌,成为古代无数文人墨客的朝圣之路。有一条路,沉寂千年、历经沧桑,却久而不衰,氤氲着翰墨清香,回荡着文化余韵,这就是浙东唐诗之路。书中我仰慕的无数唐诗大咖们从我们萧山浙东古运河登陆临水赋诗,登顶高歌,我为生在这一块钟灵毓秀的宝地而感到无比庆幸。 青山行不尽

会稽山、天姥山、兰渚山、法华山……每一座山都曾映射诗人的诗韵。

行到水穷处,正是登山时。我仿佛看到诗人于良史登上法华山,夜宿天衣寺,“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他微微晃动下手掌,月影碎成银光万点,摘山花编花环戴满头,香味飘满衣衫。童心未泯,诗兴大发,连空气都是微甜的,人生有味是清欢!我仿佛看到了兰渚山下兰亭处,王羲之微醺落笔,即席挥洒,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使我这只书法小菜鸟膜拜不已,想要厚积薄发必得当下努力啊!我仿佛看到了东晋名士许询隐居老家楼塔百药山,王勃等名流“追星族”纷至沓来,题诗表达敬仰之情。


“东有祠堂西有寺,清风岩下百花香。”去年春天我跟着家人顺着8800级台阶登上百药山山顶,站在瞭望台上俯瞰,蝶变的千年古镇一览无余,这颗唐诗之路上的明珠正在旧时光中萌生诗意。 绿水去何长

镜湖、曹娥江、若耶溪、钱塘江……每一汪水都曾照见诗人的诗心。 江南烟水路,行舟绿水前。我读懂了白居易和元稹这一对知音隔着钱塘江“竹筒传诗”的无价情义,“死生契阔三十载,诗歌唱和九百章”,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读懂了镜湖边的老乡贺知章“春风不改旧时波”的初心,出走一生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假如这位拥有赤子之心的超级学霸在耄耋之年穿越而来,一定会加入清华老年合唱团,唱响那首《少年》燃爆全网。我读懂了剡溪王子猷雪夜访友的佳话,“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那份洒脱的人生态度,令我向往不已! 我有时候总会为一点小事纠结固执,甚至会觉得委屈而哭泣,困在自己的情绪里不能自拔,妈妈说,心要放宽,事要看淡!今年虎年,我要慢慢变成“细嗅蔷薇”的“力量虎”!

后记: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千年前妙手文章的光芒,一直闪烁在浙东的山水之间,渐渐形成了浙东生生不息的文脉,滋养着一方山水一方人。过年回家,我看到老家许多古旧住宅的匾额上,“耕读传家”四个字几经岁月变迁仍历历在目。我还发现老宅斑驳的白墙上,隐隐约约有一首题诗:“昔日慈母泪,今朝故园情。岁月催君老,归来梦中人。”诗名为《乡情》,询问外公得知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06ea75c5a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