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丛生

2022-04-25 23:3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万象丛生》,欢迎阅读!
万象,丛生

万象丛生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品鉴》 2015年第3



德国艺术家作全景画卷重现二战历史

2015 1 28 日,德国德累斯顿,艺术Yadegar Asisi展出了360 度全景作品“德累斯顿1945——一座欧洲城市的悲剧与希望”。该全景画卷高达30 米,周长100 米,再现了19452 月轰炸过后的德累斯顿。从15 米的观景台上,参观者仿佛站在70 年前的市政厅高塔上,亲身感受历史。

德累斯顿轰炸(1945 2 13 ~2 15 ) 是二战期间由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陆军航空队联合发动的针对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的大规模空袭行动。60 年后的今天,它依然被看成二战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事件之一。

藏家3500 英镑买入康斯太勃尔真迹1 年后拍得350

据报道,一幅在2013 年以3500 英镑售出的画作被鉴定为约翰·康斯太勃尔真迹,并在当地时间今年1 29 日的苏富比拍卖中被一位匿名买家以350 万英镑的惊人价格竞得。

此前,该作被伦敦佳士得鉴定为康斯太勃尔的粉丝为向这位艺术家表达敬意、在1831 所作的索尔兹伯里大教堂习作,且估价仅为500 英镑。

一位藏家在2013 6 月以3500 英镑购入此作,经过仔细探究,他们发现原作被覆盖在底下。经过修复人员对后添痕迹的清理,以及学者的鉴定,发现该作就是出自康斯太勃尔本人之手。专家表,这幅画是康斯太勃尔创作著名作品《从草地观看的索尔斯堡主教堂》时所绘的草图,后者已被泰特美术馆以2310 万英镑买下。

在被一位康斯太勃尔的权威学者收入目录后,苏富比将这幅画再次上拍,估价达200 万英镑。在2013 年上拍前,这幅画为威廉·亨利·史密斯所藏,悬挂在汉布尔登庄园的墙上,直2007 年该庄园出售。83 岁的汉布尔登女士将房子中的物品——其中就包括该画——一同在佳士得上拍,卖出117 万英镑。但显然专家未能鉴定出这幅作品是真迹。

图坦卡门面具被损坏

前几天,埃及博物馆用环氧树脂胶水粘连著名的古埃及图坦卡门王面具胡子的事情被爆出,一度受到世界众多媒体的关注。123 日,馆方出面称事情并不是媒体说的那样。而就在24 日,埃及文物部长又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胡须确曾脱落,称黏合材料可通过精细手段去除,“无实质性伤害。”

2014 8 月份的时候,当工作人员试图更换图坦卡门面具展位上的照明灯时,面具上的胡须被不小心撞落,之后就发生了胶水粘胡须的事情。幸运的是,这样看来这个匆忙的修复,明显地发生在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当时面具应该是被固定的。

德国修复专家Christian Eckmann 在开罗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告诉记者,他曾检查过这件雕塑,其并没有遭到实际的危害,已采取的措施是可逆的。如果他们可以完美地复制图坦卡门的墓,更好地清洗面具脸上的胶水,那关心文物的人都会松一口气。据Eckmann1941 年,这个胡须在第一次修复时,被用胶水粘到面具上,这次掉下来可能跟老化有关。他承认,虽然有


时候修复者会使用环氧树脂,但这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用在图坦卡门面具上也是“不恰当的”。

俄罗斯惊艳衍纸艺术 我生君已老

俄罗斯女艺术家、插画家尤利娅·布罗茨卡娅最近推出了新系列的衍纸艺术品,让人叹为观止。布罗茨卡娅曾于2010 年首次推出衍纸艺术品系列,很快取得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她的作品曾登上《纽约时报》等著名杂志。据悉,衍纸又叫做卷纸,据传源于古埃及,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手工艺。衍纸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手工技艺是在16 17 世纪,在欧洲中世纪时期,衍纸经常被宗教徒用来装饰圣物盒和神画。

布罗茨卡娅的新系列着眼于对老者神态的塑造。她仅用纸条和胶水等简单的材料,通过耐心的卷制、粘贴,让一个个老者的故事“跃然纸上”。布罗茨卡娅称:“我生君已老”,她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己对年老的惶恐。据报道,这个新系列的特点是每一个老者的眼神里都透露出了丰富鲜活的信息。布罗茨卡娅将简单的纸条运用到极致,实在让人拍案叫绝。

英女主厨绘制香蕉艺术

据英国《镜报》报道,英国35 岁的女主厨艾丽莎·罗氏最近创作了一组以香蕉为原材料艺术品,创意十足,趣味横生,社交网络上大受欢迎,并登上了意大利《时尚》杂志。

艾丽莎称,一切创作始于她闲暇之余在香蕉上涂鸦。当时,那些随笔涂鸦被她的一名同事发现,后者遂鼓励她拍下来发到网络上。后来,艾丽莎逐渐养成了在香蕉上画画的爱好。现在,她的作品主要发布在图片分享媒体Instagram 上的一个叫“水果乐趣多”的主页里,大受网友好评。有一天,朋友突然发现她的作品登上了《时尚》杂志,这令她激动不已。

艾丽莎说:“小时候我就很有艺术细胞,但因为父母希望我好好学习,没能加以发掘。现在通过这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我终于把自己内心的艺术家唤醒了”。她还表示,自己的作品不会只局限在香蕉上,她非常乐于尝试新点子,在今后的作品中可能会采用其他水果。

意大利成功追缴价值4500 万欧元走私文物

近日,意大利政府称在摧毁了一个瑞士与意大利跨国贩毒团伙之后,两国警方再度联手破获了史上最大规模文物走私案件。本案共查获珍贵古文物超过5000 件,涉案金额高达4500 欧元( 约合人民币3.12 亿元)。意大利文化部部长达里奥·弗兰切斯基尼表示这是该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盗掠文物发现”,共计5361 件,包括花瓶、珠宝首饰、壁画及青铜雕像,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三世纪。新晋追讨回来的精美文物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艺术意义,总价值高达4500 万欧元。此前,犯罪嫌疑人在伪造了可靠的出处证书后,将其销往世界各地。

据悉,警方在经过深入调查之后发现一个名为詹弗兰科·贝吉斯纳的意大利艺术品经销商( 在瑞士经营一家艺术画廊) 及其瑞士妻子涉嫌从意大利走私贩卖文物。意大利与瑞士警方联手,在前期开展的文物走私调查中发现了两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走私网络,于是在时机成熟后决定突击搜查位于瑞士巴塞尔的几处仓库,追缴了数百件珍贵古文物。

莫斯科百年图书馆失火大量珍贵古籍焚毁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间有近百年历史的学术图书馆1 30日发生大火。事发于当地时间晚上10 时,社会科学讯息研究所(INION) 的图书馆3 楼率先起火。紧急部门表示,火势迅速


蔓延,火场面积一度达2 千平方米,大楼的天花亦被烧塌。消防局出动38 辆消防车扑救,200 名消防员封锁大楼一带,架设云梯灌救,大火烧了17 小时才熄灭。

根据初步调查,火灾可能是三层一个房间的电线短路所引起。这是近20 年世界各国图书馆发生的最大的一次火灾,上一次大火发生在1992 年波黑国家大学图书馆。

莫斯科社会科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建立于1918 年,规模宏大,占地逾3 万平方米,目前雇有300 名员工。该图书馆是俄全国最大的图书馆之一,也是俄人文科学的研究中心,藏有1400万本书籍文件,其中不少是孤本,部分可追溯至公元2 世纪,还有许多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和东欧的藏品。该馆亦是全球图书馆网络的重要一环,与全球69 个国家共870 个图书馆互相交换书籍。据赶赴火灾现场的俄科学院院长弗拉基米尔·福尔托夫初步估计,该图书馆收藏的1000 多万册藏品中,有15% 可能受损。他说:“这是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收藏着大量珍贵的独一无二的资料。全俄罗斯科研机构都使用这座图书馆的资料。图书馆大部分资料没有受到大火影响,但令人担心的是它们可能由于喷水灭火而受到破坏。”

米开朗基罗珍贵青铜雕塑被发现或为世界仅存

两位帅气而阳刚的男性威武地骑在凶恶的豹子上——这对青铜雕塑在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对外展出。该作恐将是文艺复兴时期巨匠米开朗基罗的唯一一件幸存的青铜雕塑。从艺术史方面来讲,这一归属相当轰动。剑桥的学者认为,这一对神秘的不到一米高的雕塑出自米开朗基罗本人之手,创作时间在《大卫》之后,约在其着手绘制《创世纪》之时。

这对雕塑为一位英国私人藏家所有。判断其归属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证据,来自米开朗基罗的学徒所画的素描小细节。该素描在某个角落展现了一个肌肉发达的年轻人用类似的姿势在骑豹。瑞士的研究机构利用中子扫描做了进一步研究,判断该青铜雕塑为16 世纪初所作。英国华威大学临床解剖学教授彼得·亚伯拉罕提出,雕塑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标准的米开朗基罗——从强健的腹肌到肚脐,都和大理石雕塑《大卫》所表现的如出一辙。另外,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所绘的人体也和该雕塑颇为相似。

起初,这对雕塑确实被归为米开朗基罗作品,19 世纪时,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此后,该雕塑被和各种伟大的雕塑家和他们的圈子联系在一起,如今,它们被证明是米开朗基罗在1506 1508 年间创作的,那时正值艺术30 岁、渴望成功之时。

这次归属令人兴奋,因为米开朗基罗的其他青铜作品均已消失。曾经为法国贵族城堡制作的一件铜雕大卫在法国大革命时丢失;教皇尤里乌斯二世雕塑也被博洛尼亚叛军融掉做成了火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0b31ad849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