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割席阅读及答案

2023-03-30 03:06: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管宁割席阅读及答案》,欢迎阅读!
管宁割席,答案,阅读

管宁割席阅读及答案

管宁割席阅读及答案

管宁是北海朱虚人,字幼安,春秋时期政治学家管仲的后代。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管宁割席阅读及答案 ,欢迎阅读。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予非吾友也。”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华歆掷轩冕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

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__________ 2)管挥锄与瓦石不异。____________ 3)又尝同席读书。____________ 4)有乘轩冕过门者。_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1)华捉而掷去之。 2)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4、“管宁割席”可以看出管宁是怎样一个人? 《管宁割席》参考答案: 1、zhì,miǎn。

2、(1)共同(2)没有差别(3)曾经(4)······的人 3、(1)华歆拿起来又扔掉了金子。

2)管宁读书和原来一样,华歆放下书出去观看。 4、是一个淡泊名利,不事权贵、非常清高的一个人。 管宁与华歆

管宁是北海朱虚人,字幼安,春秋时期政治学家管仲的后代。东汉末年,朝廷局势动荡,避难于辽宁三十多个年头。在三国时期,到了魏国,很多次想要管宁入仕,他都没有答应,一直做着一个普通的


平民百姓,直到死去。

华歆是平原高唐人,字子鱼。在东汉末年,曾做过尚书令。在三国时期,到了魏国,做到了太尉一职,为官清廉,很受百姓的爱戴。

管宁和华歆两人的关系十分亲密,他俩曾在一起求学。游学时,管宁和华歆在北海邴原合称一龙。但是由于两人的志趣不同,管宁和华歆最终还是没有成为终生的朋友。管宁和华歆的绝交,还有一个典故,那就是割席绝交。

在《世说新语》中,并没有对于管宁和华歆的割席绝交进行评价,而且认为对于喜欢当官和喜欢当一个普通人并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分。割席绝交只能证明管宁和华歆两人只是志趣不相投罢了。从割席绝交这个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出管宁其实没有很大的度量去包容对方,不顾别人的感受,只想到了自己。而华歆在处世上就要圆滑很多,即使很多人打着朋友的`旗号来给他送东西,华歆还是没有接受,将礼物归还。

管宁和华歆这两个人只能说是志向不同导致了最后两人的选择不同,人生不同。

华歆是个怎样的人

华歆,字子鱼,汉末三国时期人。在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是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生于157年,死于232年,享年85岁。

相信很多人,对于华歆会有熟悉的感觉,因为他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人物,而且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关于华歆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华歆与管宁有一个割席绝交的故事。故事说的是两个昔日的好朋友,由于某些原因,割席绝交了。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华歆是一个见钱眼开,追逐名利的一个人,和管宁淡泊名利是没法相比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做官和做普通百姓其实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华歆与管宁这一个故事,只能说明两人的志向不同而已。如果华歆是一个见钱眼开,追逐名利的人,那么他就不会再别人给他送礼物的时候,把礼物全部归还了。

在《世说新语》中,还有一个是关于华歆与王朗在同一条船上避难的事情。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有一个人想要乘船,王朗很爽快的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0d73e63f2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