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老年性便秘管理模式探讨

2023-04-20 11:24: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老年性便秘管理模式探讨》,欢迎阅读!
老年性,辨识,便秘,体质,管理模式



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老年性便秘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老年性便秘患者在中医体质辨识的基础上进行饮食结构、生活起居、体育锻炼、情志调摄、引导按摩等方面的调治。结果 治愈28例,好转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 基于中医体质辨识进行老年性便秘的综合管理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标签:体质辨识;老年性便秘;管理模式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患者常表现为便次减少、粪便干硬,或排便费力、排不尽感或有肛门直肠内的阻塞感,甚至需用手助便等。随着经济的发展、饮食构和生活方式及环境的改变,老年性便秘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全球医学社会学问题,且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欧美国家约10%15%的人群受便秘的困扰[1]。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便秘患病率3%11%[2]据北京、广州、天津、杭州、南昌、唐山等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便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老年人显著高于中青年,对≥60岁的老年人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显示,慢性便秘比例高达15%20%。显然,老龄化是慢性便秘的高危因素。老年性便秘发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质因素在老龄人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因此采用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老年性便秘管理模式,在饮食调养、生活起居、体育锻炼、情志调摄、护理技术等各方面依据患者体质辨证施护,各种护理措施综合应用, 为临床治疗老年性便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201011月~20131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均为无肠道器质性病变和其他系统病变的单纯老年性便秘患者,52例,24例,女28例;年龄6085岁;病程10个月~10年,平均5年。



1.2方法

1.2.1饮食调养 鼓励和引导患者多吃粗纤维素食物,每日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主食要粗细搭配。晨起饮一杯温开水,增加每日饮水量,改善加强肠胃功能。定时、定量进餐,多食蔬菜及适当水果,忌饮茶和咖啡,忌食辛辣和油炸食品。



1.2.2生活起居 每日定时早睡、早起,每日定时如厕(即使没有便意),不可抑制便意。应鼓励患者清晨起床后排便,此时结肠动力活动最强,或餐后排便,可借助于胃结肠反射促使排便。温水洗足:早晚2/d用温水泡脚、水温39℃~42℃。同时按摩足底,通过温水刺激双足底的小肠、 结肠、肛门等反射区血液循环促进蠕动,使大便排出。



1.2.3体育锻炼 避免久坐久卧,增强体质,增加腹肌张力。可采用腹式呼吸,勤做收腹运动、提肛运动。






1.2.4情志调摄 情志的变化对便秘十分重要,中医认为便秘虽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但与脾胃及肺肾的关系甚为密切。燥热内结,津液不足;情志失和,气机郁滞;以及劳倦内伤,身体衰弱,气血不足等均可导致便秘的产生。应帮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树立坚持不解战胜便秘的信心。帮助患者学会自我调解,及时反馈个体的体验,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护理。



1.2.5引导按摩 ①耳穴埋针:可取便秘穴(位于耳三角窝下缘,对耳轮下脚中段上缘).常规消毒后埋针或贴药籽+自行按压埋针(或药籽)35/d,按35min/次,换贴另一侧耳穴1/w②腹部环形按摩:由护士或指导家属早晚揉腹,将两手搓热,放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壁上,由升结肠向横结肠、降结肠向乙状结肠作顺时针环形按摩,10min/次,2/d;③局部按摩:让患者仰卧于床上,按摩者面对患者侧坐于床上,加力揉捏腹部,在肚脐左右和下面反复数次,范围以肚脐为圆心,半径约56cm为宜。然后用波浪式推压法,从上腹移到小腹重复34遍,然后依次二指叠按法施于中脘、左天枢、关元3穴,每穴按23min,每按一穴后施波浪推压法23min1/d



1.3诊断标准 符合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Ⅲ诊断标准:①症状必须包括以下2项或2项以上:⑴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⑵至少25%的排便为干球状便或硬便;⑶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⑷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或阻塞感;⑸至少25%的排便需要手法帮助(如用手指帮助排便、盆底支持);⑹排便次数小于3/w②在不使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③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肠易激综合征IBS诊断之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本次研究纳入对象为素体脾肾亏虚,以气虚、阳虚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体质辨识标准:神疲气怯,临厕努挣乏力.甚则汗出短气,大便并不干硬,舌嫩苔薄,脉虚无力。



1.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1.4.1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相关标准。治愈:2d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不复发。好转:3d以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无效:症状无改善。



1.4.2治疗结果 治愈2853.8%好转2038.5%无效47.7%总有效率为92.3%



2 体会

祖国传统医学对体质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里,就对体质学说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老年性便秘发生同样受到体质因素的影响,人群因体质不同而分别易患寒秘、气秘、热秘和虚秘;不同体质的患者在发生便秘后,也将产生不同的转归和预后。后世医学家在《黄帝内经》有关体质学说的




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张景岳、朱丹溪、叶天士等医家都很注重体质与发病等方面的研究,都说明了不良体质是发病的内因,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这就为因人养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老年人便秘在用力排便时可导致冠状动脉及脑血管血流改变,引起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甚至猝死,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因此,对于老年性便秘不容忽视。且对于老年性便秘不可滥用药物,长期使用抗生素可干扰肠内正常菌群而加重便秘,大剂量使用镇静剂也可导致便秘加重,长期使用泻药更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因此,对于老年性便秘要综合治疗,加大护理力度。目前西医在便秘的护理上主要采用综合干预的方法,中大部分还是药物治疗为主。而中医在护理老年性便秘方面方法多种多样,同西药相比有整体调节、副反应少及成本低的明显优势。老年性便秘发生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质因素在老龄人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因此采用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老年性便秘管理模式,饮食调养、生活起居、体育锻炼、情志调摄、护理技术等各方面依据患者体质辨证施护,各种护理措施综合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Dennison C Prasad M Lloyd A et al. Th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economic burden of constipation [J].Pharmacoeconomics2005235461-476.



[2]柯美云,王英凱.老年人慢性便秘的流行病学和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024292-93.编辑/哈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0d7b0b458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3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