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汉语教学对象特点

2022-07-03 03:56: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少儿汉语教学对象特点》,欢迎阅读!
汉语,少儿,对象,特点,教学

少儿汉语教学对象特点

摘要:少儿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年龄段,为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针对少儿的特点因材施教。本文从认知发展和心理两方面分析少儿的特点。 关键词:少儿 认知特点

().少儿的定义

首先应先明确“少儿”这个概念所具体指的年龄段。“少儿汉语教学,即未成

1

年人的汉语教学„„应分婴幼儿、儿童、少年三个年龄阶段”婴幼儿时期指 3~6 岁,儿童时期指 6~12 岁,少年时期指 13~16 岁。少儿时期是大脑逐渐成熟的关键期,也是记忆的黄金期,对语言,感知觉及思维等方面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个阶段学习第二语言相比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潜力更大,效果更好,掌握更扎实。少儿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存在明显的生理和心理优势。少儿阶段富含想象力和创造力,体力充沛,在语言学习上更加灵活。针对少儿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对外汉语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不同于成年人对外汉语教学。 (二).少儿认知发展与心理的特点 1.少儿认知发展的特点

1.少儿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可塑能力非常强。在少儿阶段学习第二语言,输入的语言将迅速刺激大脑皮层左侧半球的语言中枢,而少儿时期正好是大脑左侧优势逐步建立的关键期,输入的语言刺激语言中枢,语言中枢做出反应,少儿紧接着输出语言,将学习到的第二语言内化,同时少儿处于记忆的黄金期,输入的第二语言同时刺激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因此少儿对输入的第二语言印象深刻,有利于树立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提高语言能力。与此同时,少儿身体的各器官仍在发育成熟之中,他们的声带未定型,灵活性高于成年人。少儿的发音器官处于动态的成熟过程中。模仿是初学者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模仿教师的语音形成对语言的初步感知与了解。成年人的发音器官已经成熟固化,对陌生语音的模仿能力差,而少儿学习者声带伸展能力与变换能力强,控制发音器官的肌肉松紧程度能通过训练变化,模仿能力强于成年人。少儿对新事物的敏感程度与大脑活力高于成年人,对输入的第二语言短时记忆能力强,受母语负迁移干扰少,学习新事物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并能较快改正错误,少儿学习第二语言的这些优势是成年人不具备的,而这些优势在学习第二语言中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少儿这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帮助少儿在较快时间内掌握一门新语言。

2.少儿的认知以形象思维为主,难以进行抽象思维。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这样描述少儿,“他们采用一种常规的,具体的以及使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直固化在他们眼前可觉察,可推理的现实世界中。小学儿童不是一个

1

李润新.谈谈少儿汉语教学的定位和分期[A].李润新:世界少儿汉语教学与研究[C].北京: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2-8


理论家。2少儿生活经验少,接触对象范围小,对世界的认识如汪洋大海中的一瓢,还尚未具备将所学归纳为理论原则的能力。少儿的逻辑能力不如成年人,对新事物感知先行,这个特点反而有利于语言的学习。成年人用理智分析事物,成年人的母语思维固定化,他们会用母语的语言知识学习第二语言,但一些时候会产生负迁移,语言存在共性也存在显著的个性,成年人善于用理性知识掌握新语言,同时世界观也已完整,做事有着自己的风格特色,这对第二语言学习有利有弊,由于可加工材料过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第二语言的学习。少儿在学习中了解世界,也就是说,少儿是边学习第二语言边建立世界观的,故少儿对新事物始终抱有好奇心,在好奇心驱使下,少儿会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学习,并乐于学习,这将加快少儿学习第二语言的进程。 3.少儿的注意力稳定性和持久性差。“在一定目的的引导下,7-10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儿童集中注意时间约为25分钟,12岁以后,有意注意的时间就可达30分钟。3少儿的注意力仍处于随意注意阶段,任何有吸引力的东西出现在少儿眼前,少儿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国内外的汉语课堂一节课约40分钟,在这40分钟里,如何使少儿学生最大程度集中注意力是教师应该考虑的因素,在课堂中运用趣味性原则,在学习新生字时配上一幅鲜艳的配图,让学生动手做饺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分组竞赛检验学习成果,这些方式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将延长学生上课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认知心理学的测试结果表明:儿童从视觉获得的信息只能记住 25%,从听觉获得的信息只能记住 15%,而把两者结合起来就能记住 65%4根据这个研究成果,对外汉语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动静结合,一边讲一边给学生展示夺人眼球的图片,用视觉冲击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将课文改编成童谣,配上相应旋律,让学生记忆。如果课文的内容是一个故事,可以让学生改编成剧本,给他们表演的机会,上演课本剧。少儿汉语教师的创新性要求高于成人汉语教师,如何将课堂变得有意思,能够寓教于乐,这些是少儿对外汉语老师着重考虑的问题。 2.少儿的心理特点

(1).少儿喜欢团队合作,拥有强烈的挑战心理。根据少儿的此特点,少儿汉语教师在课堂中应多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的团队合作任务,比如两分钟准备时间让同桌二人背诵出课文的一段对话,在有时间限制的课堂任务中,学生容易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完成任务。每组之间可展开竞赛,少儿学生会为了得到分数表现出最佳的自己。

(2).少儿学生好奇心重,好动,喜欢模仿。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少儿汉语课堂中游戏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少儿喜欢模仿,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挑战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游戏这个游戏将学生的视觉听觉动手能力结合在一



2

刘万伦,田学红主编.发展与教育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53 3

刘万伦,田学红主编.发展与教育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98 4

李润新.世界少儿汉语教学与研究[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102


起,刺激学生用综合感官思考问题,将输入的语言知识通过自己的方式输出,赛的形式会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用心投入比赛中。教师在观赛的同时,也能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在面对外国学生,尤其是欧美学生时,少儿汉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少儿情感屏障低。情感因素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少儿思维活跃,好奇心重,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自我意识刚形成,喜欢表现自己,不怕说错了被其他学生嘲笑。在少儿为学生的课堂中,学生十分活跃,氛围火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积极举手回答,不怕出错,表达欲与表演欲强烈。想获得老师与家长的表扬与鼓励,让其他同学羡慕自己,这些都是少儿想学好汉语的内驱力。少儿的自控能力差,但这也成为少儿学习第二语言的优势,少儿表达的便是他们脑中所思所想,想到什么便要表达出来,学习第二语言的积极性高,情感因素干扰少。成年人在乎别人看自己的眼光,害怕出错,做事顾及自己的面子,害怕出丑丢脸,回答问题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自信自己能答对的前提下才表达出来,受情感因素影响大。少儿容易被视觉形象和听觉方面的刺激信息所吸引,易产生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他们对新事物产生好奇心,便会集中注意力去寻求答案,这便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少儿是学习第二语言的黄金期。 参考文献:

1.李润新.李润新:世界少儿汉语教学与研究[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2.刘万伦,田学红主编.发展与教育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09d484b52acfc788ebc95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