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乞巧”让古诗教学散发春的绿意

2022-08-08 06:1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巧妙“乞巧”让古诗教学散发春的绿意》,欢迎阅读!
绿意,古诗,巧妙,散发,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巧妙乞巧让古诗教学散发春的绿意

作者:许军红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践》2011年第05

【摘要】《乞巧》是三下册第八组首篇《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单元主题是民间神话故。在这样的编排位置,《乞巧》不仅仅是一首古诗了,而是一个民间故事,教学重点该是引导学生们通过简短的诗句感受乞巧活动的热闹场面,体会古代人民乞巧的美好愿望。这样理解编排意图后,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巧妙乞巧,体现古诗新教法,让古诗教学散发春的绿意。

【关键词】乞巧;古诗教学;语文教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把古诗编排到各册的相关单元中,也与其他课文一样有了相应的单元主题,如《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编在四下册第一单元走遍千山万水中,《咏柳》、《春日》编在三下册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中。古诗编排在相应的单元中,诠释古诗词内涵的角度也要与单元主题吻合,教学活动也要有所创新,要赋予它新的学习魅力。

一、巧妙地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教师用书》上也提到这首诗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必串讲诗句。因此设计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该是重视给学生一种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 1.巧妙地解题切入。

从读题、解题、质疑开始,给学生一个释题的方法:读古诗也可从题目入手质疑,带着疑问阅读古诗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读题后,让他们先查字典理解的意思为向人讨、乞求后,猜想提问会向谁讨、讨什么。接着阅读资料袋,了解乞巧是一个节日的名称,这里的心灵手巧的意思。在理解了题目的字义后,让学生质疑——再读题目,心中有什么疑问,学生会提问,什么时候乞巧,谁乞巧,在什么地方乞巧,向谁乞巧,怎样乞巧这样就从题目入手,激发学习动机,而后教师顺学而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诗思考。 2.巧妙地引导自主感悟。

读题质疑,带着疑问读诗,边读边思。用你从古诗中读懂了什么这样的中心问题展开交流,边读边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这样的流程设计完全不同于以往就诗论诗、解诗的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1afc2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