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

2022-07-17 04:0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欢迎阅读!
教育方法,德育,小学生



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



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试中,德育方法这块知识点尤其重要,是出选择题和简答、综合分析题的高频知识点。下面就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进行阐述,希望对于想要考试的学生有所帮助。 一、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它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其方式主要有言语说服和事实说服。言语说服主要是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向学生阐述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这主要是通常说的讲道理。事实说服主要是通过具体的实例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比如组织学生看电影或者讲述先进人物事迹等等。 二、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 一般来讲,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另一些人的影响着。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当然,还有家长、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一是要选择好的榜样。二是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三是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 三、实际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

1 3




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包括常规训练和实践训练。因此,“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

四、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因此,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 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五、其他方法

2 3




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还有德育修养法,它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予以刺激或抑制,促使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还有就是角色扮演法,是指个体按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环境,遵循角色期望所表现出来的系列行为。

总之,小学生的德育方法很多,我们一定要遵循学生自身规律来进行教育他们,使小学生健康成长。



3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40931c56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