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报告-科学发展观开创了中国特色发展观的新境界 精品

2022-05-27 16:2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总结报告-科学发展观开创了中国特色发展观的新境界 精品》,欢迎阅读!
发展观,中国,开创,境界,特色

科学发展观开创了中国特色发展观的新境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总书记发展思想鲜明的特点,其要义是通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世界。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创新前人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集中表现为八个思想创新上。

1.历史定位的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五个是”角度给科学发展观作了新的定位。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指导思想的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党的三大理论成果和科学发展观定位为党的“重大战略思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由“指导思想”到“战略思想”表明:(1)科学发展观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已进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历史新阶段;(2)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并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相并列。 3.发展动力理论地位的创新。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历史地位作了新的评价。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二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十七大报告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里把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并列,丰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是,改革开放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着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4.发展布局的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从国情出发,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布局。党的十六大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位一体”的布局发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个创新。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部署,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又好又快的经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治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不断满足精神需求的文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道德引导和智力支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5.发展方法论的创新。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论,这是一大创新。早在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讲话,把“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作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针。党的十七大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论,并把这一根本方法论展开为四个方面的统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二是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三是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四是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关系。这一根本方法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6.哲学基础地位的创新。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解放思想。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把解放思想称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大法宝”,其内涵和意义非常深刻。其一,表明当前解放思想的根本任务很重要,应通过解放思想把全党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上来,统一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来,使党员干部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实干者,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更大贡献。其二,解放思想这“一大法宝”要求我们,要克服自满情绪,找出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差距,增强又好又快发展的自觉性;要杜绝懒惰心态,振奋精神,与时俱进,抓好用好发展机遇;要防止思想僵化,着眼于新的实践新的发展,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核心价值观的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在设想未来社会主义时,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为“人自由的全面发展”。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其核心价值观思想表述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七大报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发展目标的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新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更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新要求还展现了六个新亮点。一是,从总量到人均两个翻两番。二是,提出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新观点。三是,形成了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增长新格局。四是,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的小康社会,也是一个公平正义的小康社会,又是一个文化小康社会。五是,第一次提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新思想。六是,把生态文明第一次写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目标。

总之,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推动着中国特色发展观的不断创新,使我们找到了适合中国建设实际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揭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纪元。





2019082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474fc01a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