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教学随笔

2022-12-29 10:3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九月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九月,随笔,教学

九月教学随笔

九月是开学的月份,那老师在九月份都会写什么教学随笔?来看看店铺精心为你整理九月教学随笔,希望你有所收获。 九月教学随笔篇一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之前没有什么教学经验,通过这一个月的工作和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可以说让我受益匪浅。

这也是我第一次带小班。一月下来,我深深感到小班的孩子们对老师的依赖性是那么强,诸如系鞋带、扣钮扣、提裤子等小事都需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尤其每天午睡醒来后,总有一大群孩子围在身边,让我帮助他们做这些事晴。说实话,有的时候真的感觉有点烦,因为每个孩子都在给老师讲话,但当我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恳求的小脸听到孩子们稚气十足的话语:“老师,帮我一下行吗”,“老师,我的鞋带系不上了”,“老师,帮我……”我还真不忍心不去帮忙。但是往深处一想,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本来就很差,如果一味这样迁就照顾下去,孩子的自理能力怎么能提高呢?怎么办呢?我就帮着孩子先穿一只袜子或是一只鞋子,然后让他照着我的样子穿另一只。 我认为这种方法,既可以让孩子注意力集中,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有的孩子在班里,不爱讲话,我会主动和他沟通,会发现其实他不是不爱说话,只是对环境还不是很熟悉,周围的一切还很陌生。有的孩子性格孤僻,我会让性格开朗的孩子与他沟通,首先是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你叫什么名字?),当两个小朋友介绍完自己后,我会说:“你们现在是好朋友了吗?”小朋友们会笑着说:“是好朋友了。”有的孩子很需要这样的沟通,有了好朋友,就不会感到很孤单,从而感到周围的一切不是很陌生了。有的孩子刚入园时会哭一会儿,但是当他看到小朋友们在玩时,就会被他们所吸引,有的小朋友是看到自己的小伙伴后,也会破涕而笑。 九月教学随笔篇二

如何看待孩子的“告状”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孩子在自己头脑里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而一旦有人触犯这些“规则”,


算事情再小也会引发同伴间的一些争执。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又知道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也就开始频繁跟老师“告状”。

大班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同伴意识,也有了一定的行为规则意识。他们常会因一件小小的事情就跟同伴之间发生争执,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告诉老师去”。在他们的心中,老师是万能的,能给他们解决任何问题。所以才会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的来告诉你其他小朋友的表现。“老师,某某小朋友没有排队”,“老师,某某小朋友推我椅子了”,“老师,某某小朋友没坐好”,“老师,某某小朋友扯我衣服了”,“老师,某某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在讲话”......面对这些“告状”,我们往往不是很有耐心的去聆听,甚至有时还会觉得心烦,因为觉得这些事情实在太小,不值得孩子们重复的拿来跟自己说。其实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孩子会“告状”那是因为他们不会自己处理这样的问题,所以只能寻求老师的帮助。

对于那些喜欢“告状”的小朋友,我常用的方式是冷处理。孩子“告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还小,又刚从家庭中走进幼儿园,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摩擦、矛盾,很多问题不能自己解决,需要我们经常性的引导和启发。但如果给予那些有事没事就“告状”的小朋友及时响应,不仅不能及时帮他处理矛盾,还会给老师的工作带来负担。喜欢“告状”的小朋友,遇到问题,他们第一时间不是去想如何解决,而是直接就想到找老师。如果老师经常性的给他们帮助,会增长他们的惰性,还会让他们在同伴中留下不好的印象。对于一些合理的“告状”行为,我常仔细聆听他们“告状”的内容,然后把几个小朋友叫到自己身边,询问原因,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当然,在忙的时候,我可能顾不了那么多的“告状”,于是会跟小朋友说“好的,我知道了,老师待会批评他”,给“告状”的小朋友一个承诺,也给那些“被告”敲个小警钟。

幼儿园,是孩子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适应集体生活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孩子今后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孩子的“告状”行为,老师和家长应通过一些实例正确引导、教育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要学会谦让、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48996259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