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的故事

2023-05-04 02:0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不耻下问的故事》,欢迎阅读!
不耻下问,故事

不耻下问的故事

春秋时代,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有弟子三千,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的《论语》是千百年来的传世之作。

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虚心向别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觉得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春秋时,卫国有个叫孔圉(yǔ)的大夫,非常虚心好学。在他死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彰(zhāng)他这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授(shòu)予他一个谥(shì)号叫。孔子的学生子贡不明白为什么把孔圉称之为文,便去问孔子.)孔子回答说:他聪明而又虚心好学,从不因为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而感到羞(xiū)耻,所以称之为文。( 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弟子们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

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叫“不耻下问”。

许多著名的学者、科学家都依靠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来寻求和积累知识.

俄国学者、诗人罗蒙诺索夫徒步两千公里到莫斯科求学,因为不是贵族子弟而被拒之学校门外。后来他装成外城贵族的儿子混进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学习。因为不懂拉丁文,老师让他坐在最后一排。班上的大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们笑他:二十来岁的大傻瓜来学拉丁文!但罗蒙诺索夫对老师的冷淡、同学的讥笑佯作不知,只是专心听讲,虚心求教,学习拉丁文造句。后来,他以卓越的才能和优良的拉丁文水平被派往德国学习。终于由一个打鱼的青年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这些成功者的成就,与他们的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是分不开的。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4ede97dd88d0d233d46aa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