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2023-03-04 11:4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财务管理-期末复习参考资料》,欢迎阅读!
参考资料,财务管理,期末,复习

财务管理-期末复习参考资料

一、名词解释&简答

1、复利:所谓复利,是指不仅本金要计算利息,利息也要计算利息,即通常所说的“利滚利” 2、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折旧、利息、租金、保险费等通常表现为年金的形式。

3、后付年金:是指每期期末有等额的收付款项的年金。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年金最为常见,因此又称为普通年金。

4、先付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期期初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5、延期年金: 是指在最初若干期没有收付款项的情况下,后面若干期等额的系列收付款项。

6、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支付的年金。西方有些债券为无限期债券,这些债券的利息可视为永续年

金。优先股因为有固定的股利而又无到期日,因而,优先股股利有时可以看作永续年金。

7、市盈率:市盈率也称价格盈余比率或价格与收益比率,是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利润的比率。 8、市净率:市净率指的是市价与每股净资产之间的比值,市净率=股票市价/每股净资产,比值越低

意味着风险越低。

9、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财务指

标。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

10、速动比率:也称酸性试验,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

能力越强。

11、现金比率:是企业的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类资产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随时可以用于支付的存款和现金等价物。现金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的直接支付能力,现金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支付能力越强。

12、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资本结构是指狭义的资本结构,即企业各种长期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13MM资本结构理论在上述假定之下得出两个重要命题:

命题1:命题1的内容是,无论公司有无债权资本,其价值(普通股资本与长期债权资本的市场价值之和)都等于公司所有资产的预期收益额按适合该公司风险等级的必要报酬率予以折现.其中,公司资产的预期收益额相当于公司扣除利息、税收之前的预期盈利,即息税前利润,与公司风险等级相适应的必要报酬率相当于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因此,命题1的基本含义是:第一,公司的价值不会受资本结构的影响,开拓型二,有债务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等同于与它风险等级相同但无债务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率,第三,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率或综合资本成本率视公司的营业风险而定。

命题II:命题II的基本含义是,利用财务杠杆的公司,其股权资本成本率随筹资额的增加而提高。因此,公司的市场价值不会随债权资本比例的上升而增加,因为便宜的债务给公司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会被股权资本成本率的上升而抵消,最后使有债务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等于无债务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所以公司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

14财务管理的概念: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15财务管理的目标:使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 16财务管理的原则: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财务管理原则主要有系统原则,平衡原则、弹性原则、比例原则和优化原则。

17财务管理方法:是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完成财务管理任务,在进行理财活动时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和手段。财务管理方法很多,可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根据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资金筹集管理方法、投资管理方法、营运资金管理方法、利润及其分配管理方法;根据财务管理的环节,可分为财务预测方法、财务决策方法、财务计划方法、财务控制方法、财务分析方法;格局财务管理方法的特点,可分为定性财务管理方法和定量财务管理方法。

18现金流量的概念:长期投资决策中所说的现金流量是指与长期投资决策有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它是评价投资方案是否可行时必须事先计算的一个基础性指标。




19、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的关系: (网上资料)

利润是在权责发生制下计算的收入和成本之差,用来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在长期投资决策中则不能以按这种方法计算的收入和支出作为评价项目经济效益高低的基础,而应以按收付实现制计算的的现金流人作为项目的收入,以现金流出作为项目的支出,以净现金流量作为项目的净收益,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购置固定资产付出大量现金时不计入成本;2)将固定资产的价值以折旧或折耗的形式逐期计入成本时,却又不需要付出现金;3)计算利润时不考虑垫支的流动资产的数量和回收的时间;4)只要销售行为已经确定,就计算为当期的销售收入,尽管其中有一部分并未于当期收到现金。可见,利润的计算,并不考虑资金收付的时间,它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科学的投资决策必须认真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就要求在决策时耍弄清每笔预期收入款项和支出款项的具体时间,因为不同时间的资金具有不同的价值。这样,在衡量方案优劣时,应根据各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各年的现金流量,按照资金成本,结合资金的时间价值来确定。因此,在投资决策中不能利用利润来衡量项目的优劣,而必须采用现金流量。

20、股利分配政策、特点:(蓝皮251页)

(1) 剩余股利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是MM理论在股利政策实务上的具体应用,根据MM理论的观点,

股利政策不会对公司的股票价格产生任何影响,公司在有较好的投资机会时,可以少分配甚至不分配股利,而将留用利润用于再投资。所谓剩余股利政策,就是企业确定的最佳资本结构下,税后净利润首先要满足投资的要求,然后若有剩余才用于分配股利。

(2) 固定股利或稳定增长股利政策。这是一种稳定的股利政策,它要求企业在较长时期内支付固定的

股利额,只有当企业对未来利润增长确有把握,并且这种增长被认为不会发生逆转时,才增加每股利润。稳定的股利政策在企业收益发生一般变化时,并不影响股利的支付,而是使其保持稳定的水平。

(3) 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这是一种变动的股利政策,企业每年都从净利润中按固定的股利支付

率发放股利。这一股利政策使企业的股利支付与企业的盈利状况密切相关,盈利状况好,则每股股利额就增加;盈利状况不好,则每股股利额就下降,股利随经营业绩“水涨船高” (4)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这是一种介于稳定股利政策与变动股利政策之间的折中的股利政策。

这种股利政策每期都支付稳定的较低的正常股利额,当企业盈利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额外股利。这种股利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公司盈利较少或投资需要较多资金时,可以只支付较低的正常股利,在公司盈利较多并且不需要较多投资资金时,可以向股东发放额外的股利。

21、普通股、优先股、债券的区别:

普通股:指在股利和破产清算方面不具有任何优先权的股票。

优先股:属于不同于普通股的公司收益,它在股利支付和公司破产清偿时的财产索取权方面比普通股具有优先权,但是按固定比率取得股利。

债券:公司为筹集债务资本发行的债务性证券,并承诺按期还本付息。

22、通货膨胀(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情况下的利率,或者是指在物价有变化时,扣除通货膨胀补偿以后的利率。

名义利率:是指包含对通货膨胀补偿的利率,因为物价不断上涨是一种普遍的趋势,所以,名义利率一般都高于实际利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K(名义利率)=Kp(实际利率)+IP(预计的通货膨胀率)

二、论述题:

1、公司理财与证券市场的关系,与资本市场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4fdec261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