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在游戏中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

2023-01-12 07:3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笔记:在游戏中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欢迎阅读!
自主性,尊重,幼儿,笔记,教育



教育笔记:在游戏中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

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自主性

与愉悦性是游戏的主要特征,自主性是指游戏不是在外在强制情况下进行的,是出于游戏主体的兴趣和需要,自发,自愿,自主地进行活动。愉悦性是指幼儿游戏过程本身得到愉快和满足,是为了好玩而玩。可见,游戏主体一幼儿的需要及其满足,才能体现游戏的本质功能。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使用适宜的言行来指导幼儿游戏以保证幼儿游戏的权利,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的内容,才能使幼儿获得满足和发展。

首先,教师必须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喜欢、最需要的是那些他们自己能支配的活动,但在现实中,有些老师往往在发给幼儿相应的成品玩具或玩具材料时,规定应该这样做,幼儿一旦没按老师的要求,就得不到老师的表扬,还会指责,这样不仅使幼儿自主性受到抑制,而且还会使孩子失去对游戏的兴趣,并使游戏失去意义。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并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孩子创造性地游戏,无论是玩具,材料的准备,还是游戏过程中的指导,都应该让幼儿自主性得到发展。

第二、带领幼儿自备游戏材料和玩具。玩具和游戏材料是游戏的物质支柱,儿往往是在玩具、材料的启发下产生联想的,引发愿望的。让幼儿自备材料、自制玩具,能使幼儿的知识技能得到迁移,从而又所发现,又所创造。特别是教幼儿做一些组合的非专门玩具,即简单,方便又具有无穷的可变性的玩具,能极大地满足幼儿动手、动脑、进行创造的欲望,并给幼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反映客观事物提高可能性、使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最好地发挥。 第三、让幼儿自由选择主题和角色。肢体的选择,角色的分配,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而定,切忌教师包办代替。如果幼儿在精心的安排下游戏只能是机械消极地模仿老师的言行,在教师看来,似乎在组织游戏活动,而对幼儿来说,却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根本体验不到游戏的快乐和自由。因此,玩什么游戏,扮什么角色,要由幼儿自己提议,自己组织,而教师则以游戏角色的身份参与其中,认真观察,主动了解游戏情况,以便把游戏中出现的消极内容引向积极方面,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在游戏中毫无拘束地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尽情地


发挥自己的水平,也能充分地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第四、游戏过程中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幼儿选择好主题后,便进入游戏活动中,教师必须在不破坏幼儿游戏的情况下指导游戏注意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性和创造性,不要作过多的不必要的限制和干预。一次,在玩“医院”游戏时,发现一名幼儿走开了,就急忙制止:“你是医生,怎么乱跑呀?”我肯定了他的做法,还表扬他动脑筋玩游戏,这样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就更高了。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在游戏中获得全面的发展,是与发挥游戏的主要特征分不开的。通过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体会到:在游戏中,尊重幼儿发展的权利和需要,关键要做到真正的发挥游戏的主要特征——幼儿的自主性与愉悦性,有做到并且做好这点,才能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使之具有完美的人格,真正让孩子在游戏中自由地自主地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92c135c1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