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在他随后的临床观察中逐渐提出了精神层次理论

2022-07-10 11:34:0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弗洛伊德在他随后的临床观察中逐渐提出了精神层次理论》,欢迎阅读!
弗洛伊德,临床,层次,随后,逐渐

弗洛伊德在他随后的临床观察中逐渐提出了精神层次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和性本能理论。这三大理论被认为是他对理解人类精神活动的最大贡献。在此前提,弗洛伊德建构了他的治疗假设——冲突理论。



()精神层次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类的精神活动划分为理论上的三个区域,

意识(Conscious),

前意识(Preconscious)

潜意识(unconscious)

这些区域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1:意识是相对于存在而言的人脑的功能,

是人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它既涉及觉知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欲望;也包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

通俗地说,就是我们知道自己在看什么、听什么、想什么、干什么;也知道自己现在是一种什么状态,是渴了、饿了,还是不渴也不饿,是舒服还是不舒服,是快乐还是悲伤;

意识可以支配我们的行动,去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些可以看作是对意识的形象描述。

意识是我们可以觉察的思想,情感和对外在环境的感觉。


指心理的表面部分,是同外界接触直接感知到的一纵即逝的心理现象。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比较小且非常主要的部分。

2: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它是指个体没有查觉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它既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包括无意识的行为。

由于生理机能和感觉通道的限制,我们在一瞬间能够觉察到的事物是非常有限,并不是所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刺激我们都能意识得到,也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在我们意识的控制之下。

潜意识指被压抑的欲望,本能及原始冲动以及其替代物(:梦、癔症)

潜意识是意识无法触及的思想、本能冲动、情感以及幻想等等,是高度集中注意力也无法觉察的内容

潜意识的主要特点是非理性、冲动性、无道德性、反社会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不可知性、非语言性

前意识它是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间环节,是我们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才能被我们觉察的精神活动。

潜意识很难或根本不能进入意识,前意识则能进入意识,所以前意识到意识尽管有界限,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它的基本功能是监督和防备那些会引起焦虑的潜意识内容欲望和本能侵入我们的意识当中,它的工作方式有两种,要么完全阻挡(压抑的抑制)潜意识内容的通过,要么当意识丧失警惕时在将潜意识内容改头换面以后再予以放行,伪装而迂回的渗入意识。

()人格结构理论(structural)


1:本我(id)

这是一种生物冲动,是人的原始力量的来源,延续个体和种族生命的本能,“生成本能”,或者称为力比多。

他还认为人类除有“生成本能”外,还有一种“死亡本能”,它包括“自我毁灭”、破坏性、侵略性等冲动。本我包括人的生成本能和死亡本能

是最原始的系统,它处于思维的初级过程,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难以接近的部分。

“本我”代表不可遏制的欲念

2:自我(Ego)是本我得以与外界接触的唯一心灵之路。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处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一面产生于本我,一面连接着现实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学会不凭冲动随心所欲,学会考虑后果,考虑现实作,这就是自我的作用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即考虑到现实作用,使个体能适应实际需要来控制着活动方式。

自我之所以这么重要是由于它具有次级思维过程,自我的次级思维过程比本我的初级思维过程具有较多的组织性、完整性和逻辑性。它包括感知、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和记忆。例:计划未来的行动,回忆过去的经验等

而初级思维过程中充斥的许多矛盾,例如儿童处于干渴、饥饿状态,机体就会产生紧张,当他们在等待喝水、吃奶时,本我会产生一种幻觉出现了希望的目标从而通过幻想得到满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d53b9e27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