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

2023-02-10 17:3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像山那样思考》,欢迎阅读!
那样,思考

课题】:像山那样思考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体味诗意美和思辨色彩熔于一炉的语言。 2.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3.领会课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义,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生态伦理的思考。

难点:1.体味诗意美和思辨色彩熔于一炉的语言。2.培养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学方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启发式教学 【教具】课本 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设置问题,引出主题

(出示有关狼的图片)请同学们谈谈对狼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感受。

同学们,大家对狼的感情倾向大部分是倾向恶的方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国作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哲理散文《像山那样思考》,看看“山”是如何认识狼、理解狼的? () 关于作者和作品 1.作者介绍

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称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 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乡年鉴》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2.《沙乡年鉴》简介

《沙乡年鉴》是一本自然随笔哲学论文集。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被誉为“绿色圣经”。在该书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魅力,也可以看出利奥波德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文章是《土地伦理》,利奥波德在文中把土地看成一个由人与其他物质相互依赖组成的共同体,人是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每个成员都有它继续生存的权利。他认为“一个事物,只有在它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才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利奥波德的这种伦理观念不同于以往的佛教、自然主义者和保护主义者提出的伦理观,是从地球环境总体的角度上提出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伦理观念。利奥波德在书中向人们呼吁:“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已经知道(我希望我们已经知道)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这是他在大半个世纪前向全人类发出的建立一种全新伦理观念的呼唤。 3.背景介绍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得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把握文脉。提示:抓住文眼,以此为切入点阅读文章,把握文脉。


问题:文章题目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

明确:是因为人们对狼群的猎杀,是因为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以设置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抓住文眼,把握文脉。)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借助一声狼嗥而引起的反应,阐述狼嗥饱含的生态意义和生命意义。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意识。 2.诵读课文,把握主旨。

问题1:对于那一声狼嗥,留意的都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明确:“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迫切的希望和恐惧”,这一类事物对狼嗥的认识是肤浅的、直接的、表面的。“这座山”,它的反应是“长久地存在着,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它聆听到狼嗥隐藏的深刻含义。 问题2:作者是如何领悟到“山对狼怀有一种秘密”的?

明确:作者的感悟是由一只狼的死去而逐渐萌发的。发现狼、打死狼,狼眼中垂死时的绿光给“我”的启示,众多狼的死去——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引发“我”的思考。注:作者的感悟是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认为狼是有害的,肆意猎杀。 第二,对狼垂死的一幕,产生同情。

第三,山失去了狼,鹿因数目过多而死去。 第四,环境恶化引发深入思考。

(教师设置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诵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3.重点品读,体悟情感。

①品读第三部分内容,加深理解。

(学生谈谈读课文的感受,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或难理解的句子) 问题1:如何理解“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

明确:我们为了“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是正确的。但问题是我们仅仅着眼与我们自身而不顾及其他,仅仅着眼于现在而不顾及长远。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更长远地来思考问题,不能只顾眼前暂时的利益。

问题2:如何理解梭罗的名言“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提示:荒野中的万物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作者是赞同这个观点的。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它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问题3:文章末段在引出梭罗的名言后,提到“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这与文章中的那一部分内容相呼应?

明确:与文章的第一段是相互呼应的。事实上,是揭示了狼嗥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问题4:结合这段文字,谈谈狼嗥叫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狼嗥是在警告人们不要破坏生态环境,否则必将自食其果。 狼嗥告诫人们:狼也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员,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 狼嗥是呼唤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相处、和谐相处。 注:即这声狼嗥中饱含着生命意义和生态价值。 ②诵读第三部分内容,体味情感。

问题:结合前面的分析,同学们,从文中认识到了什么? (答案不限,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

明确:保护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人与自然要平等、和谐。增强忧患意识…… (以上问题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完成)

(四)品读鉴赏(本环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 1.科学的事实和诗的描述相结合,富有诗意美和思辨色彩。 ①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

明确:这一句话形象地揭示出山与狼的生态关系,因为山是长久地存在着的,所以能够从更长远、更全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e9498131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3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