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后四十回之读后感

2022-07-26 01:0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红楼梦后四十回之读后感》,欢迎阅读!
红楼梦,读后感,四十

红楼梦后四十回之读后感



一个学期的中国文学选读——《红楼梦》的课程下来,收获不小,以前读此书之时,并未认真思考过这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作者是否同为曹雪芹还是前为曹雪芹、后为高鹗的问题,但的确深切地感到,后四十回才真正将这红楼春梦推向了全书的高潮,在前八十回的生动曲折的大铺垫之后,故事终于在后四十回将之前压抑在各种荣华富贵之下的毒瘤恶疮爆发了出来,一直有一个感受就是,后四十回并不像人们所说的狗尾续貂,而真正可以说是锦上添了花,刚上研究生,郑铁生教授便表示了《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皆出自曹雪芹一人之手之说,且教授曾举证说,高鹗虽为一有名的文学家,也受到了铁岭市人民的历史性拥戴,但是就其人生之经历来说,不可与曹雪芹同日而语,虽然据说其也曾有过整理《红楼梦》书稿之经历,但听郑教授讲解,并且再读《红楼梦》后四十回之后,其故事衔接之紧密,推进之自然,综合多方,于是也就深刻地接受了这《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皆出自曹雪芹一人之手的比较可信的说法。 小说前八十回,贾府的钟鸣鼎食,与后四十回贾府飘摇风雨之中的动荡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我们可以从这个所谓的有“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之称的小说中看到封建社会的腐败黑暗以及封建社会下的每个人的身不由己和渺小,有的人荣华富贵却感不到人间温情,有的人与命运与社会抗争,却终究还是一场空,贾家的中途衰败和因贾兰入朝为官所带来的贾家中兴,带给人们的感受无疑是历史的轮回,人间命运的轮回,这可也真应了道家的“反者道之动”一说了,这“物极必反”是历史长河中的常态与应有规律,即使是小说,也没能逃出这历史的魔掌。我想,这是《红楼梦》一书很大的魅力所在,有人将之称为一座古典文学艺术宝库,但我想它可能更应该是一片肥沃的艺术土壤,孕育出了无数类似的好作品。

小说后四十回的每一件贾府大事又无不牵涉着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纠葛,因此我认为后四十回的主线依然在于宝黛之间的感情上,对于宝黛的爱情,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的便是王夫人和薛姨妈,贾母是支持他们的,毕竟,林黛玉是她唯一从血缘上来讲关系最亲密的外孙女了,而宝玉是过继来的儿子所生的从小养到大的孙子,在她来讲,是最希望这两人在一起的,而王夫人她们,则更喜欢宝玉娶宝钗,对她们来讲,宝钗才是更亲密的,也是对于她们更为有势力的结合。这无疑便引出了对于现代人来讲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面对爱情是感情重要还是现实的理性更重要。我们看小说,看经典,也无不是在对各种生活习惯的温习与感受,而细细分析一下宝黛爱情的悲剧原因,刚才也提到了王夫人和薛姨妈,因此可以说无疑是家庭环境背景造成的必然性,宝黛俩人所共同具有的叛逆性格和生活理想,由于不容于当时的社会,由于他们和封建势力的尖锐冲突导致了这一悲剧,从而写出了这一悲剧的时代的深刻性和必然性。宝黛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不能不是悲剧,因为在宝黛那个时代,假如两人的生活前途是光明的话,就必须不仅找到一块能够容纳自由恋爱和自由婚姻的国土,还要找到能够容纳贾宝玉、林黛玉的生活理想和生活道路的国土,找到一块能够容纳他们叛逆的地方。可是,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这就揭示了宝黛爱情悲剧发展的必然性,揭示出这不是一般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那么在贾府,上到贾母,下到丫鬟,没有人支持他们的爱情,即使贾母最后有意撮合二人,却也是爱孙女心切之至,而本心是明显不情愿的,府里也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并不是由于简单的门不当户不对,并不是简单地由于自由恋爱触犯了封建婚姻制度,而是在于这一爱情本身所包蕴的反封建色彩为社会所不容造成了悲剧,这可以说是最深刻的地方。

最后的黛玉殉情,以及宝玉宝钗成亲,这无疑使整个故事转入了大悲剧,元春的难产而死,以及贾府被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只能将其看做是从侧面再次加重了故事的悲剧性而已。黛玉殉情,读到此处,读者自然会唏嘘不已,殉情只是结果,如果我们仔细去揣摩黛


玉当时的心情,我们自然会感受到两方面,其一是黛玉对宝玉的情之深、爱之切,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说的潇洒一些,二人趁贾府上下其乱,人人自顾不暇之际,完全可以私奔,可是他们不能,这又很自然地牵出了第二点体会,那就是封建社会黑暗旧俗的重压,又怎是一个弱女子能够抗争的了?心灰意冷的黛玉,带着对宝玉的爱和对封建势力的重重压迫的恨,离开了人间,也许后者黛玉并未在心中明确地意识到,但是她能感到的一定是,在一片乌烟瘴气中,早已喘不过气来,那一刻,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早已垮塌,元春的死,贾府的被抄,看似大事,而对于宝玉和黛玉的爱情,以及压抑在黛玉心中的忿恨,只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羽毛罢了。

再说宝玉与宝钗,虽然二人成亲,但作为男性,尚且年轻,容易动情,对于宝玉的心情不难理解,宝玉在黛玉死后还保持着每晚到潇湘馆小坐的习惯,即便是薛宝钗让雪雁把门关了不让他进去,他也必痴坐在门口,半日方走。而夜里,薛宝钗总能听见宝玉对黛玉的呼唤,长夜漫漫,薛宝钗只能感觉到透心的冷!她知道,宝玉的心已经随着黛玉去了。此时的宝玉可以说是万念俱灰,而也许就在黛玉撒手尘寰的那一刻,宝玉也就再也不是什么“泼皮破落户”了,变成了一个失意的男人了,有了自己的思想,看透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而自己又无可奈何的痛苦,作为宝玉这个情种,出家为僧尚且好,没有同黛玉一样殉情,对于宝玉来说,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了。

总之,后四十回在描写手法上,相比于前八十回,虽然缺少了一些神来之笔,但却字字含泪,字字含血,每一句都包含了作者的哀叹与无耐,却又将无比愤恨倾诉于纸笔之间,所以后四十回作为这红楼春梦的点睛之笔,在开启了贾府中兴,将贾府的荣华带入到下一个轮回的同时,又带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1f0b48d2e3f5727a4e962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