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2022-07-02 12:0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长征,七律,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等词义。

2)掌握诗词的朗读节奏,了解诗的语言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1)品评作品中的诗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培养学生阅读时用心体会,做到入情入境,动心动情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重温历史

1、导入

在中国的革命历程中,二万五千里长征举世闻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红军四面楚歌,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伟大的领袖主席一起重走长征路吧!

红军长征举世无双,从193410月到193510月,江西瑞金出发,行军约二万五千里才到达陕北(课件:红军长征路线图),一路跋山涉水还不断的有敌人围追堵截。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听革命歌曲《长征》

2、自读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读读毛主席的《七律·长征》(要读得字正腔圆,还应读得有板有眼,读出它的节奏)

3、指名读 二、长征之难

1、中心句

多么凝练的一首诗,它饱含了多少红军将士们的辛酸与艰难啊!请找出直接描写红军不怕长征难的一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远征难,难在哪儿?

(万水千山的障碍;天上有几十架敌机狂轰滥炸,地下有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挨饿受冻;党内排斥毛泽东。

前有拦敌,后有追兵,空中又是敌机的狂轰乱炸。我们的红军战士就这样跨过了一座座大山,淌过了一条条大河,爬雪山,过草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征程。193411月,中央红军与数十万国民党军在湘江边展开激战。经六天血战,红军终于冲过了敌人的封锁线。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五万将士血洒湘江呀!一路艰辛,毛泽东率领的这支红一方面军抵达陕北时,只剩下大约六千人!


同学们,这是一次怎样的长征呀?

3、尽管长征路上难上加难,咱们红军将士们怕不怕?仅仅是件平平常常的事 4、这激动人心的远征,红军战士是多么的无畏!(有感情朗读此句) 三、长征之旅

长征中,无数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这一幅幅画并没有随时间如烟淡去,反而浮现在我们的眼前,越来越清晰!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请学生画。五岭的逶迤 乌蒙的磅礴

2、五岭的逶迤——诗人一直追溯到长征开始,那逶迤的五岭仿佛又在眼前。你们看(笔示意图) 五岭是五个山岭的合称,它绵延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五省,山势起伏、蜿蜒,长达数千里。现在你能说吗?“五岭____________”绵起伏的山脉,在红军看来就是——

3乌蒙的磅礴——红军大队人马翻过五岭,又来到乌蒙山下,乌蒙山海拔二千三百多公,那你能说说乌蒙___________(危峰兀立、高山峻岭)这高大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眼中,它是山么?!

4、你从这句话中又感受到什么?(板书:乐观)

5、面对这走也走不尽的山路,翻也翻不完的险峰,我们的红军战士依然——生接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面对饥寒交迫和病痛的折磨时,红军战士更是——生接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讲故事

2、听完,你心里怎么样?(没费一枪一弹,舒心痛快。用兵如神,大快人心。 领读:

我们胜利了(读)——

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

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对险要重重的金沙江,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 3、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是天险,敌人满以为能阻挡红军的脚步,但是天险也被红军逾越了!看电影片段 4.、那场面,叫人胆战心惊。

眼前横着一座铁索桥,桥上_______,桥下________桥头______红军______

5、一暖一寒,一个是胜利的喜悦,一个是战斗的惊心动魄(指读)一暖一寒,这是两种不同的战斗,在毛泽东的诗中浓缩成一暖一寒,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齐读) 6易也好,难也罢,红军战士只把它们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寒”“暖”,“喜”一“悲”,这正是——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经过这些艰难险阻,长征即将胜利结束了,快来看看这振奋人心的场面吧!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哪个字写出了红军战士的心情呢?(喜)喜从何来?

2、困难像雪球一样砸来,但红军战士依然以平常心来对待,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3、正是因为有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红军战士克服了像雪球一样砸来的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正是——生读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4、这首七言律诗,简短的五十六个字包含着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再现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就让我们再次朗读回味这首诗吧。(生齐读)


四、长征之魂

长征壮举让世人惊叹,长征精神将流芳百世,多少文人墨客为长征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赞歌!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希望咱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不惧挫折、勇往直前!



板书设计:

远征难

长征 无畏 乐观

只等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14b2b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