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2:第23课 登上地球之巅

2024-01-21 13:0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时作业2:第23课 登上地球之巅》,欢迎阅读!
课时,登上,作业,地球

登上地球之巅

●作业导航

1.把握课文内容,概括登峰经过; 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领悟文章思想意义。 一、基础部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立(sǒnɡ) B.石膏(ɡāo)

绕(liáo)

影(shè)

呼啸(xiāo)

冰镐(ɡǎo) 滑(dǒu)

息(zhì)

岩(chán)

C.海滨(bīn) D.匐(pú)

匍匐(fú)

2.下列语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5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B.突击队员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查的路线,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

C.他决定,宁愿自己忍受窒息的痛苦甚至死亡的威胁,也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 D.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经过半年来的养精蓄锐,国足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了。 ....B.让别人的双手能抓住岩壁顶端的支持点攀登上去。 ...C.大家齐心协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D.队员们不怕艰险,勇往直前 ....4.下列说法有语病的一项是(

A.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

B.1960年的5月,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

C.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队员王连满毅然把氧气筒放回原来的地方,以便留给战友,牺牲了


自己的生命。

D.“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这些景物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自强不息,迈出“壮行中华”第一步

余纯顺生于1951125日。他同所有的“老三届”一样,经受了无数的风雨坎坷。他曾在安huī军kěn农场干了10年,1979年返城后当过临时工,后来顶替父亲进厂工作。

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自学考试的招生启shì,第二天就去报名,决心要把以前失去的教育的机会夺回来。他自强不息,利用业余时间拼命苦学,硬是自修完初中到大学中文系的全部课程,以优异成绩获得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四个毕业证书。

余纯顺从小就崇敬张骞等中国古代的探险家。他常常坐在山顶上忘我地遐想,感到远天的底下有许多他迟早要去的地方。1985年,尧茂书只身漂流长江,不幸翻船落水遇难的故事鼓励了许多热血青年,曾掀起了一股连续数年的漂流长江、黄河的热潮,还有人骑自行车或摩托车环行中国。住在长江之尾的余纯顺,他的心也被尧茂书打动了,他很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但他不想重复前人的行动。

一天,他偶然从杂志上看到一位美国人为了一扫当时流行于欧美的颓废的嬉皮士风气,孤身徒步走过美国西海岸的事迹,他受到启发。他想,我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一个徒步环行中国的人呢?他想给处在改革开放中的中华民族多注入一些阳刚之气,展示中国人生命价值的崇高与博大。他想以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大家,社会不但需要政治家、企业家,还需要奋发向上的、勇敢的探险家,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渴望创一番事业的念头,使他果敢地迈出了“壮行中华”的第一步。 1.依照拼音写出汉字。 安huī( 2.给加点的字注音。 遐想(

掀起(

颓废(

军kěn(

启shì(

3.文章第一段讲述余纯顺的经历有何作用? 4.什么原因使余纯顺迈出了“壮行中华”第一步? 【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1fb395a1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