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征文--成长中的甘露

2022-05-19 00:5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明礼仪征文--成长中的甘露》,欢迎阅读!
甘露,征文,礼仪,文明,成长

成长中的甘露

——关于尊重

文明礼仪征文--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孔子。这句名言无处不在彰显“礼”的重要性。而我们中国恰恰是一个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怎样称之为“爱幼”呢?这份“爱”中应包含什么呢?我认为这份爱中应包含——尊重。

因为年龄小的缘故,我们说的话,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常常被大人们忽略,甚至被视为不可理喻,无法理解的。于是儿童好问的天性就这样被默默扼杀,这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

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的发展。

曾经有一次,鲁迅先生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在吃鱼圆时,客人均说鲜美可口。唯海婴说:“妈妈,鱼圆是酸的!”认为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便责备了几句,孩子老大不高兴。鲁迅听了,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鱼圆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便颇有感慨地说:“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说的话啊!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着一种叫做“听话论”的根深蒂固的观念,父母所说的我们必须照做。

父母总是习惯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孩子提出的问题,可是,不在同一思想层面,又如何与孩子的想法引起共鸣呢?都说童言无忌,孩童不说谎,可也正是因为年龄小,孩子的想法往往得不到认可。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别捣乱……”是,也许我们与大人们比起来,人生阅历不够丰富,对世界的认知少,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是截然不同的。也许正是孩子们的独特视野才开创了新的世界。一味地循规蹈矩,安分守已,一板一眼地看待事物


的角度,真的有利于世界的进步吗?世界需要创新。

父母总是习惯以自己的好恶来为孩子规划未来,似乎只有按照父母的规划来制定人生,未来才不至于潦倒。孩子们的想法全都被扼杀在摇篮里,成为“听话论”的忠实成员,孩子们的想法得不到尊重。

我们总是崇仰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的观念,对于那些平凡的升斗小民的观念则很少关注。就像我们人生中的一针一线都要靠父母穿针引线,不可脱离轨道,而父母却不会采纳和听取我们那些在他们看来很幼稚无知的意见。

幼者尊重长者,是尊重历史;长者爱惜幼者,是爱惜未来。给予孩子一份尊重,给予孩子多一项天赋,给予孩子多一个未来。让尊重成为孩子成长中的一份甘露,让他们的想法得以充分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263f3c52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