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作业设计

2022-09-22 19:1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作业设计》,欢迎阅读!
古诗,作业,设计

小学古诗教学的作业设计及意图



古诗是语文教材中特殊内容,古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古诗的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感受诗人的情感,领悟古诗的意境。如何再深化古诗的教学,还应该要在作业上下一番功夫,应进一步地放松学生学习古诗的畏难心理,拓展学生学习古诗的途径。

【作业设计】

笔者在教完古诗《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中,设计了以下作业:

课前准备:

1、搜集辛弃疾的生平资料。 2、了解什么是词及词的特点。

课堂作业:

1、各抒己见:辛弃疾的这首词和他的《清平乐 村居》有什么异同? 2、轻描淡写:想象这首词所描写的景象,写下来。

课外作业:

1、各尽其能:学了这首词,你最想做什么?画一画,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写一写……选取一项或几项完成。

2、投其所好:和父母或同学一起搜集辛弃疾的诗词,并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理解后背下来。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由更多关注学习的结果转为更多地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积极探索,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目前,小学生的作业多,缺乏创造性,影响了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甚至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因此,笔者注意在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作业进行了变革,希望能把学生从烦琐的、机械的、重复的练习中解放出来。

1、激发学习兴趣,变机械重复为快乐实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此以往,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就在所难免,语文教学当然就难于逃脱费时低效的窘迫。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及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许多作业练习,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时常出现在我的课堂中。如上面的作业设计。后来,学生有的选择画一画,给古诗配上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的精美图画;有的几个人根据诗的大意,扮演辛弃疾,把当时的“路转溪头忽见”的情境再现;有的找来合适的钢琴曲和古筝曲,进行古诗配乐吟诵……自主性作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古诗的积累,丰富了知识,提高了思维能力。应该说,比起常规的抄写练习,难度是较大,可是完成的情况却比想象的好。学生不但不把它们看成是负担,而且还花了很多时间,把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做到以作业为乐,将作业从单一的抄抄写写中解放出来。这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培养了学生动手,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2、重视学习主体性,变硬性统一为自主选择。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语文业设计的重要原则。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合理地设计作业,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我们可以把作业设计成“自助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各抒己见”这类套餐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综合、想象、运用;“轻描淡写”套餐的题型较“各抒己见”套餐要低一层次;而“各尽其能”套餐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同时,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另外,在作业形式上我也尽量做到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增加后进


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另外,对于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如和家长一同搜集资料,参观调查;和同学一起完成小制作,小实验,排演课本剧等。

3、拓宽知识延展性,变封闭性作业为开放性作业。

知识之间都是有关联的,课文只是给了学生一个范例。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范例,必须让他们扩大眼界,了解许多相关知识。因此,作业设计要有延展性。如教学《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之前,让学生上图书室查找资料或上网搜寻有关辛弃疾生平资料及诗词特点。结果,学生搜集了许多关于辛弃疾的信息。这对学生进一层地理解古诗的意境,领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是有很大帮助。总之,这一作业形式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49b834b4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