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的起源与发展

2022-09-08 03:1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行书的起源与发展》,欢迎阅读!
行书,起源,发展

精品

行书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1111 1120501130 宋阳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在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中,行书最为流行,既好写又好看,而且好认。它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花或草书的楷化,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以辨认而产生的。行书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余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因书写奔放,意态活泼,潇洒流畅,笔法多变,结构多姿,故上千年来一直盛行不衰。从书法的发展史来看,行书起源行书的起源相传有两种说法:

一是张怀《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

二是王僧虔《古来能书人名》说:“钟繇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河东卫凯子,采张芝法,以凯法参,更为草稿。草稿是相闻书也。

也就是说,行书起源于东汉,西汉时期,隶书占主要地位。当时的楷书类似魏碑,且带有隶书的笔意,因此这时的行书则是隶书的简易流行书体,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汉简晋贴,汉末的行书是隶书的手写体,带有隶意。晋后的行书,是楷书的手写体,具有楷法。东汉的刘德升,擅长这种便于书写的手写体,写的风华婉约,独步当时。其实刘德升所创行书,正如李斯所创篆书一样,只不过在当时的民间流行的书体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改造提高罢了。当然刘德升对于行书

感谢下载载


精品

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通过王羲之推陈出新,糅进楷法,行书才完美起来。

行书始创于汉而盛于唐,晋代是行书的繁荣时期,而东晋则以王羲之和王献之两父子为晋人的行书之冠。历史推为“书圣”的王羲之自幼跟卫夫人学书法,十二岁就研读书法理论,寻访名家书法,变汉魏方劲质朴的书法风格,成为流转的新体。李白曾诗云:“如清风出岫,明月入怀”。其中,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兰亭序》。全贴自始至终,从中可以看见笔意连贯,体态安详,气韵生动,若连若断,势如斜而反直,和谐而有变化,有出其致胜而又不离奇古怪的难能高度,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与之相应的还有苏轼的《寒食帖》和颜真卿的《祭侄稿》,合称为“天下三大行书”

行书的用笔非常具有特色,它写的比较放纵流动。在书写的过程中,笔豪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的较为明显,这种笔豪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行书的用笔有几个特点: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以软侧代替平整;以简单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以圆转代替方折。

所以,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要能够学会先临摹后创作。临摹是书法的必要过程,临摹的目的在于传其神。在临写的过程中还要分析比较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间隙,尤其注意要字里行间章法不乱。并且在行书的练习过程中不能放弃楷书的练习,为自己的书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下载载


精品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感谢下载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6073ed7e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f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