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

2024-01-29 20:4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欢迎阅读!
素质教育,重要性,内涵,人文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

人文”,是指与人类社会有直接关系的文化,一般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等统称为人文学科。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知识和由这些知识系统反映出来的综合品质和发展水准,包括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等。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人文素质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等内容。其重要性:

第一、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前者包括准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社会责任感、爱国奉献精神、独立的人格意识等;后者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经典文学作品、名言警句、文化艺术作品等。所以,人文素质教育于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育学生如何去做人,如何注重人生、注重社会、注重世界,培养起在生活、学习和社会参与等各个方面实践这种价值需求的精神;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语言水平、交际水平、沟通水平、审美水平、学习水平、讨论水平、发散思维水平与形象思维水平等非常重要。古今中外的事实说明,大凡有成就的杰出人才,都不是仅仅在某一专业领域杰出的人才,而是在人文素质方面也有突出表现的人才。沈括、宋应星、爱因斯坦、苏步青等无一不是如此。爱因斯坦甚至认为:通过专业教育,他能够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学校理应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当今企业界的杰出人才如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华为的任正非、海尔的张瑞敏等,他们取得的成功都是得益于对优秀人文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发挥。所以,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都应成为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应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无视另一方面。必要的文学艺术修养,必要的文化底蕴,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是获得一切知识和技能的根本。学校实行较为单一的专业技能教育,很容易把学生局限在狭小的专业圈子里,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会产生不利影响。增强人文素质教育,不是要减少专业素质教育,而是为了更好地促动专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这有助于学生促动专业素质、专业水平更深层次的学习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生涯。

第二、人文素质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人才,应该是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者和创造者,更应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精神财富的继承者。现代教育观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1999年,国际21世纪委员会向结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特别强调要注重对人格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并指出 教育不但仅是为了给经济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目的加以对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升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水平、实践水平和创业精神,普遍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把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升,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列为重要目标。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学生进大学,一是要学会如何做人,二是学会如何思维,三是学会与掌握必要的高层次的知识与应用这些知识的水平。其中做人是基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假如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假如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不打自垮。人文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世界,对民族和社会,对人生的理性理解,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其精神力量。这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对于提升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良好道德风尚,强社会成员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自觉维护社会公德,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作为学生,他们除了掌握一技之长,还需要有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有高尚的人格,有博大的胸怀,有仁爱之心,感恩之心。这些都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必须增强人文素质教育

第三,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的需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人才。其核心竞争力首先是培养合格人才产品的水平,其是专业的前瞻性建设水平,其关键是人文教育的竞争。当前,全国高校面临空前的竞争压力,一方面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会急需的有用人才十分缺乏,如何使学校与社会无缝对接是有效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既要求具有业务所必须的专业水平和实践经验;更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吃苦奉献精神和综合水平、语言表达水平、沟通水平,以及个人气质、修养等。这其中大多数都与人文素质相关。所以,只有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验实训等环节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水平的高技能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8ac7191a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