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言系统中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2023-02-07 07:07: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议语言系统中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欢迎阅读!
关系,聚合,组合,语言,系统



浅议语言系统中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摘 要】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语言符号建立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

【关键词】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制约因素

0.引言

费尔迪南··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最具生命力的精髓要数价值理论和符号理论。其中,价值是一个枢纽型的概念,它应承符号,以关系载体,借同一性,引导出系统的核心概念。在费氏的理论里面,价值不等于意义,意义产生于价值。价值是一种关系,一种对比,是系统的产物。索绪尔1966指出,任何一个语言事实都是关系,除关系外,别无他物。而这种关系具体到我们的语言系统,语言事实中就是语言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在语言系统中,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的释义是:语言各项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差别都是在两个不同的范围内展开的,每个范围都会产生出一类价值,这两个范围就是组合关系聚合关系



1.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也叫做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已经把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阐述的非常透彻,他首先解释了句段的概念,他认为在话语中,各个词,由于它们是连接在一起的,彼此结成了以语言的线条特征为基础的关系,排除了同时发出两个要素的可能性。这些要素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言语的链条上面。这些以长度为支柱的结合可以称为句段。所以句段总是由两个或几个连续的单位组成的。一个要素在句段中只是由于它跟前一个或后一个,或前后两个要素相对立才取得它的价值的。关于联想关系的概念,他阐述为在话语之外,各个有某种共同点的词会在人们的记忆里联合起来,构成具有各种关系的集合。它们不是长度为支柱的,他们的所在地是人们的脑子里,我们管它们叫做联想关系。句段关系是现场的,它以两个或几个在现实的系列中出现的要素为基础。相反,联想关系却把不在现场的要素联合成潜在的记忆系列。



1.1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是以符号的线性为基础的,这些要素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语言的链条上面,它涉及到在一定的序列中前后连接的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侧重针对语言的基本结构方式而言。换言之,组合关系是指出现在言语中,建立的线性基础上,排列在言语的线条上面,各个语言单位的横向关系。从词汇层面的角度看,横组合关系就是词汇的搭配。从语法的角度看,组合顺序被理解成一种结构是语言成分的组合排列。作为一个轴,横组合关系决定哪些单位能结伴,以什么顺序结伴,而这个轴是链条性的。



1.2聚合关系






聚合关系是通过心理联想构成的语言要素的集合,它的特点是没有确定的顺序和数目。聚合关系在语言体系中可能出现在同一位置上,功能相同的单位之间的垂直关系,也叫纵向关系。从词汇的角度看,聚合关系是一个词汇集,这个集享有一定的语义特征,集合里面的成员具有共同的搭配模式。从语法的角度看,聚合关系包含的是具有相同语法特征的词类,该语法特征决定了在横组合关系中,某个词或某些词可以出现在哪些地方。



1.3组合和聚合的对立和联系

关于组合聚合之间的对立,从两者的概念上我们不难看出,组合是出现在言语中的,聚合是出现在语言中的,组合是过程,聚合则是一种系统结构,组合是显性的,而聚合则是隐性的。组合是各个语言单位的一种横向的关系,而聚合则是各个功能单位的垂直关系,是一种纵向关系,所以组合是横向的,聚合是纵向的。组合和聚合之间的联系,实际上,组合和聚合关系可以在语言结构的各个层次和各类要素上实现的。正是如此,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这两种价值的实现方式就变成了语言结构的经纬线,也因此才有了索绪尔的经典论断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这句话的意思是,语言是形式关系的总和,而不是实在的物质,而所谓的关系就是指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与在语言状态中,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的说法相呼应。



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的制约因素

不同于国内一些语言学家对组合聚合关系的一味的阐释和描述,王铭玉1988)在其论文《组合关系的制约因素》和《聚合关系的制约因素》中分别从构成以及运用的角度对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做了一些突破性的尝试性分析。首先他从构成的角度阐述了组合关系的制约因素,他认为各个要素彼此间在线型排列中的不同关系:邻接关系、结伴关系以及适应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合关系能否成立,与这三种关系相对应的,他提出三条组合关系的制约原则:协调原则、选择原则和共现原则。然后他从运用的角度对组合关系的制约因素包括词语法因素、言语习惯因素、上下文因素和修辞因素进行了分析。王铭玉在《聚合关系的制约因素》一文中指出聚合关系的制约原则,同样是从构成和运用的角度,在构成的角度上看,他认为聚合关系的实质在于语言符号单位的要素有些是相似的,而有些则是相对立的。聚合关系的内在组织能否行成依靠于相似部分,而聚合关系的外在价值能否行成则依靠于对立部分。所以,讨论聚合关系的制约就离不开这两种原则—“相似原则和对立原则。对语言词义的聚合的研究,王铭玉提出的制约因素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比如对语言中词义的同义词和近义词、等义词的研究就需要使用相似性的原则,而对反义词的研究就需要使用立性原则。从运用的角度,王铭玉把聚合关系引入到了句子的研究。其中聚合关系的一种典型的体现是同义句,王铭玉王通过对同义句序列的动态选择限制发现了聚合关系在运用中的几种制约情况。王铭玉提出了四种制约因素。四种制约因素有包括:语义因素,句法因素,修辞因素及交际因素。



3.结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ae7fc2bb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