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享受课堂里的这份快乐

2023-02-08 08:3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随笔:享受课堂里的这份快乐》,欢迎阅读!
课堂,随笔,这份,享受,快乐

教育随笔:享受课堂里的这份快乐



教育随笔:享受课堂里的这份快乐

爱因斯坦说:“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悦,对事业的兴奋。”

每天,我们都在纷繁复杂的事情中出谋出力,心态也许是乐观的,但情绪愉悦、兴奋了吗?很难说清这些。可以肯定的是,大家都在积极找寻让自己快乐、给他人愉悦的方法和途径。所以,如果有那么一小段时光让你觉得生活充满阳光,工作充满乐趣,事业可以蒸蒸日上,这感觉是不是太妙不可言了?绝对是的,我说。

这是星期三的上午第三节课,音乐——孩子们喜欢的课程。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录音机突然放不出声音了,我想尽办法按呀、拍呀,它就是不吱声,而录音带的反面又有声音,真是遇上怪事了!最后我决定放弃摆弄并使用这东西,但教学不能中断,只好用自己的歌喉带着学生唱。很显然,他们不习惯这单调的声音,响应者寥寥无几,唉,我连停止上课的想法都有,那就让他们自己看看书算了吧!可是,一周就这么两次音乐学,浪费了对学生多不公平啊!于是,只好求助于网络,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开“酷狗”,搜索《小小雨点》这首歌,诶?还真有。我点开其中一首儿歌《小小雨点》,悠扬的乐声飘出来,孩子们慢慢安静下来,侧耳倾听着,因为唱过两遍旋律和歌词,听着听着,他们就自己小声跟着唱起来。我打开“歌词写真”,蓝色的背景非常夺目,歌词随节奏变换颜色,滚动播出,背景纸上还有一只可爱的小鱼张嘴吐着泡泡。孩子们喜欢这种声色犬马、光影交错的视觉效果,就这样自己跟着唱,跟着记歌词,很快,教室里的歌声就像潮水来了一样一阵高过一阵,有的孩子还边唱边拍手打节奏。我被这歌声和聚精会神的场面打动了,也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中,带领孩子们一起唱歌,一起做动作。歌词写得很有趣,适合编排动作。如:“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就用手指指尖朝下,模仿雨点低落的样子弹动,沙沙声就把双手从体前向下打开,表示雨点落得到处都是,这样的动作舒展了上肢,让人觉得很舒服。)“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用双手做成花朵的形状,然后张口快活地喝水。)孩子们特别喜欢模仿动植物的动作和形态,律动做起来格外带劲儿,连男孩子也不拘束了。后边的“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完全模仿小鱼儿扭动身体、摆着尾巴游泳的姿态,孩子们做得生动极了,个个都像摇头摆尾的小鱼,形态十分逗人。)最后一段的“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快快爬。”大家不用我做示范就自顾自地做着“苗儿生长”的动作,沉浸在自娱自乐、互相欣赏、集体欢乐之中。

就这样,我们站在教室里,在舒适优美的歌声中,在静谧祥和的氛围下唱着跳着,真正地感受到只想快乐、心无旁骛的感觉。跳累了,我让孩子们休息,在突如其来的安静中,我想,这就是孩子们喜欢的课堂教学模式吧,因为在整个学唱歌曲和做律动的过


程中,都是他们自己在学习,没有老师的说教和指导,只有他们自己的主观创造。他们的歌声也许不完全都标准,但他们自己唱得很自信;他们的舞姿也许形态各异,但他们自我陶醉着乐在其中。在这样快乐、开明的环境里,我也忘记了自己是谁,必须干什么,只是和他们一起忘乎所以地唱着、手舞足蹈着,这种快乐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丝毫杂念的,我多么喜欢这种感觉,我多么享受这种愉悦!

因此,课后我就想:为什么我不能让每一堂音乐课都这么动人呢?为什么我不能让所有的课程都变成学生自由表现、快乐学习的样子呢?我要学习的实在太多了,我要坚持去实践的也太多了。但是,只要有这样的想法和行动的决心,谁又能说这一切不可能呢?

理论说:“快乐教学法”的实质在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获得知识,从而达到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我也认为,快乐教学不但愉悦了学生,同时也愉悦了自己,学生在学中乐,乐得学习,老师也乐得教,真是“教学相长”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d87203a1c7aa00b42acb7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