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钟嵘《<诗品>序》“故诗有三义焉”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2024-03-12 09:2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南北朝钟嵘《<诗品>序》“故诗有三义焉”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欢迎阅读!
三义,诗品,文言文,阅读理解,南北朝

南北朝钟嵘《<诗品>序》“故诗有三义焉”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节选自钟嵘《<诗品>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名著除了钟嵘的《诗品》,还有刘勰的《______的《典论·论文》等。

3.根据材料,概括钟嵘关于诗歌创作的主张。 【答案】

1.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2《文心雕龙》 曹丕

3.内在的风力与外在的丹采应同等重视;比兴和赋应结合使用。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首先,本句的大意是,用风骨来强化它,用文采来润饰它,使得体味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的最高的境界啊。其次关注句子中的名词,因为它在句子中多作主语和宾语,是可断句的地方,比如句中的 风力”“丹彩等。还可根据句式的对称来考虑,如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等,对称结构中间要断开。

2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主要考查一些名家作品知识,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本题考文学常识,这需要平时作适当的积累,并作一些分类归纳。比如说做本题时应注意这题中的六义,不要同六艺相混同。

3.本题考查概括并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分析概括作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评价。本题要求概括钟嵘关于诗歌创作的主张根据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意思是,用风骨来强化它,用文采来润饰它,使得体味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的最高的境界啊。可见,要写达到诗歌的最高境界,内在的风力与外在的丹采应同等重视;根据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大意是,如果专用比兴手法,弊病在用意太深,用意太深,文辞就滞涩。如果专用赋法,弊病在用意浮浅,用意浮浅,文辞就松散,(甚至于)嬉戏而造成(文意)流移不定,文辞没有归宿,就有芜乱散漫的拖累了。可见,钟嵘认为比兴和赋应结合使用。 【点睛】

常用的断句方法有:根据文意断句。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而把主语省略。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参考译文:

所以诗有三种表现方法:一叫,二叫,三叫。文辞已经完了意思还有余,;借物来比喻情志,是;直接描写事实,写物而寓意于言,是赋。用风骨来强化它,用文采来润饰它,使得体味它的人余味无穷,听到它的人动心不已,这是诗中的最高的境界啊。如果专用比兴手法,弊病在用意太深,用意太深,文辞就滞涩。如果专用赋法,弊病在用意浮浅,用意浮浅,文辞就松散,(甚至于)嬉戏而造成(文意)流移不定,文辞没有归宿,就有芜乱散漫的拖累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2dc624b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